马守恒
张守飞
曾 刚
张 勇
辽河西大街历史街区简称西大街,它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与国家级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毗邻。它是东北地区近代化的辐射地——作为近代清政府最早向外国列强开放的东北区域,西方文化首先在这里登陆,并以此为策源地输送到东北的各主要城市和广大地区。同时,它也是东北境内近代历史建筑得以较好保存的一条街道,它成为那段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与见证。要保留西大街近代的历史风貌,需要进行整体性保护。
城市的历史风貌有赖于时间的沉淀[1]。为此,对于西大街近代历史风貌保护的完整性而言,最根本的是要保护其原有空间格局的完整性。西大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反映了当时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是因循当地的人文环境逐渐演化而成的。但在2002年开始的西大街开发,使得这一延续了100多年的文脉面临着中断的危险,营口的城市文化也将失去自身的特色。尊重原有的空间格局是保护营口城市文化的必要前提。
这种空间格局直接体现在西大街枝干型的街区格局上,各种风格的建筑院落,再到中西合璧的“同光体”建筑[2],层层深入递进的空间层次组成了西大街的空间风貌,从宽20m的主街道,到狭窄的仅有2~3m的胡同等,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行走其中能充分感觉到传统的历史街区富有魅力的空间层次变化,这种空间序列在现有的设计理念和法规之下较难再现,而正是这种独特性决定了西大街的价值,所以这种空间序列是西大街首先要保护的物质实体。只有这种物质基础得以保存,以后的街区尺度和街区空间环境才能得以保存,进而才有下一步的软环境建设和非物质文化的保留。
建筑空间是一种相对量,其中包括与建筑整体相对应的尺度、与建筑细部相对应的尺度、与常规尺寸相对应的尺度、与人相对应的尺度等。建筑空间的前2个度——宽度和广度,主要与使用功能有关,同时也受地理条件和土地使用面积等先天性因素的限制,然而第三量度——高度,则给了建造者发挥的可能,而且创造性最大,对建筑的尺度和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直接影响到尺度的形成,反映城市整体建筑高度的形态,但是同时也是最难控制的。西大街建筑高度控制的是否合适,是否能够体现西大街低矮的近代历史风貌特征,就成为评判整体性保护西大街的重要准则。沿街建筑高度问题将是解决西大街历史风貌完整性、原真性的首要问题。
1.2.1 维持低矮的建筑高度
受近代技术条件的限制,西大街的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俗称“墙倒屋不塌”,这就注定西大街的建筑以水平走向为主,没有太高的高度。西大街1层建筑396栋,占建筑数量的84%,1层建筑大多是非沿街的普通民房或者是沿街店面的附属使用用房和院落,这类建筑占了西大街原有建筑的绝大多数;2层建筑61栋,占整体数量的13%;2层建筑主要集中在临街,大多数是近代历史建筑的沿街店面,檐口高度一般不超过12m;3层建筑1栋,仅占2%,其中一部分是新建筑,另一部分是历史建筑的店面,所占比例较小,对西大街的整体风貌的影响不是非常大;4层和5层建筑共计5栋,不到2%,4~5层建筑大多是20世纪末新建的建筑,各方面都与整体风貌不符,所以要进行整治或拆除。由此可见整个街区的建筑高度都非常低矮,完全没有受现代思想影响的高楼大厦,近代的乡土气息比较浓厚。
1.2.2 保持宜人的街道尺度和高宽比
街道与道路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两侧的建筑围和而成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与两侧建筑及其居住在内的人群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这种尺度就会与人的感受紧密相关。在街道中,高宽比是反映人对街道空间的知觉感受的最直接的量化指标。建筑和街道高宽比是指建筑物的高度与街道两旁建筑物间的距离的比值,这个比值直接影响着街道的形象和人们在街道中行走的感受。街道直接反映城市的外貌形象,也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根据对街道高宽比的研究可以对街道空间尺寸进行有效控制,保持街道自身特色。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研究外部空间封闭性的问题时就提出建筑高度(H)与邻幢间距(D)的关系式D/H;D/H<1时,街道两侧建筑相互影响较大,街道的封闭感强,并使人感到压抑。D/H=1时,取得平衡。D/H>1时,空间的封闭性较弱。近代营口西大街形成雏形的时候,汽车还没有成为流行的交通方式,主要是以人的步行尺度为标准,最多也就是马车的尺度,据《营口市志》记载“老爷阁东西或宽仅二长有余或一丈五六不等,车马行人异常拥挤”。就算后来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也仅是“自民国十二年市政公所成立拆撤市场,退让街基,改修碎石,展宽至四丈二尺……”[3],并且从街道两侧的建筑建造年代来看,基本上街道空间没有多大改变。按照现在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从刚开始的6.6m发展到民国十九年的14m左右,这个尺度很明显是以人的尺度为标准的,现状西大街相对于近代西大街的尺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西大街大部分宽度约20m,几乎现存所有沿街建筑高度都小于12m,高宽大约等于1/2,虽然大街两侧建筑围和完整,场所感强,但空间封闭感并不强,步行于其间不觉压抑,加之“同光体”建筑重视装饰,所以走在西大街上更是有美的享受。与主街相配合的是那些只有2~3m宽的狭长胡同,高宽比达4~6,几乎很难见到阳光,同时小巷很深,空间封闭感极强,而且峰回路转,大有曲径通幽的意味,这狭窄小巷和西大街主街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
图1 通发栈(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a6f0e0101743t.html)
图2 西大庙(引自http://bbs.zol.com.cn/dcbbs/d17_45360.html)
1.2.3 维持建筑的中小体量化
单一的对高度的控制并不能对建筑物的体量加以限制,也不能有效地保护西大街的空间尺度,在竖直维度上和水平维度上都对新建建筑进行有效尺度控制才能较好地维护历史城市的整体风貌。新建建筑的高度虽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街道高宽比虽然可以做到有围和感而又不压抑,天际线虽然可以做到起伏优美,但如果建筑体量超大,会直接破坏历史街区中传统小体量的整体氛围。建筑体量与人们的心理习惯有关,同时也与视觉习惯有关。体量是人的视觉对物体相对大小的一种直觉感知。虽然是笼统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用西大街建筑体量的量化数值来分析一下,以便有一个相对直观的概念。西大街的建筑体量都不是很大,首先从面宽上大多数建筑的面宽不超过20m,面阔最大的通发栈旧址也只有22m多一点(图1);其次沿街建筑的进深不大,最大的永泰昌西柜旧址也只有11m多;再有高度一般不超过12m。这三向维度就决定了沿街建筑体量不大,而非沿街建筑更是不能和沿街建筑相比较,大多是1层的平房围和成的小院落。西大街在营口近代史上是中国民族资本聚集的地方,是随着辽河码头而自发集聚形成的。资本家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修建这些建筑相同的目的就是适宜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于是西大街在近代历史上便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尺度,并幸存了下来。
1.2.4 保护原有天际线低矮平缓的特色
历史性的天际线不是轻易形成的,它独特的风貌承载着时代的变迁,记录着当时的科技手段和建筑材料,抒写着辉煌与不辉煌的过去。如何保护好城市的天际线,使之体现城市特色,便成为城市高度控制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城市天际线是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有成为艺术作品的可能,但它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西大街的沿街天际线与那些著名的城市天际线自然无法比拟,比如上海的外滩天际线等。但是它是见证东北地区率先开埠的活化石,通过它使我们了解、还原了当年的历史事实真相,这种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保护。
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从空间格局——量的方面进行,更重要的是从原有空间品质——质的方面维持完整的近代历史风貌。仅仅靠空间尺度和由此而产生的空间大小序列只能反映街区空间本身的质量情况,而不能决定空间和居民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让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来审视空间的合理性与原有生活的情趣化,所以我们提出“空间品质”这个概念,因为空间品质往往更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活动。空间品质也更能反映出空间的文化价值。
西大街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留下了大量的活生生的历史,它们没有北京故宫的辉煌,没有博物院的严谨,却是有情有趣,鲜活的生活场所,这种场所组成了西大街独特的空间品质。在保护西大街的过程中就要保护西大街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空间品质,留下那一片片有历史沧桑感的旧建筑。在保护西大街的历史空间品质基础上,做好西大街的环境整合工作,维持西大街原有居民生活繁衍的熟悉环境,重新续写西大街新的辉煌。我们需要的是能代表西大街本地风土人情,体现营口百年商埠的具有近代历史风貌的西大街。
图3 老爷阁旧影(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dbc9030101jjhq.html)
2.1.1 限定街区场所范围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到:“在街道中,若尽端什么也没有,街道空间的质量是很低劣的,空间由于扩散而难以吸引人、留住人。相反在尽端有目的物或吸引人的内容时,线性空间的中部也容易感动人。”西大庙(图2)、老爷阁(图3)界定了西大街的起始点。老爷阁,当年修建在营埠中心区域。坐东面西,为2层歇山顶建筑,造型独特,后有院落,造型优美,供奉关羽以保商家的安全。老爷阁以西为民族商业聚集地,以东为“西侨”所居,现在老爷阁以东的区段大部分已经遭到破坏,只剩下几栋曾经是戏院的小红楼,西大街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但由于老爷阁遗址前的道路有个明显的弯道,而且是一个交叉路口所以依然能在东部端头界定西大街的街道空间;西大庙在20世纪90年代被按照原貌在旧址上复原,它在西大街西端起到了重要的节点作用,并限定了西大街的空间场所,西大庙作为宗教场所,是人们活动交往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西大街主街道在西端的人流缓冲空间,在西大街的空间组成上有重要意义。面对东部老爷阁被破坏的缺憾,在保护规划中应该根据历史资料,本着对历史负责而且能反映时代性的原则对老爷阁在原有位置上进行重建,增强这种空间界定。
西大街作为两端被严格界定的街道空间,纵向空间整体、连续而且富有层次性和秩序性,主街道在两侧建筑的围和下形成了整条街区的景观视觉通廊。在这个通廊中,人可以完整地品味其独特的空间品质,享受宜人的空间尺度,同时主街和两侧胡同组成了鱼骨状的富有层次和秩序性的空间序列。总之,西大街近代建筑的排列、围和感、韵律等形成了西大街亲切宁静的氛围。上述的空间品质无不促使西大街形成强烈的场所感和归属感。
2.1.2 保护西大街居民活动场所
1)街道上重要的交通节点。
节点,往往具有主题性和空间力场[4]。在西大街的主街道上,有几个节点是当地居民经常光顾的,即西大庙之前的西大庙广场(图2)、渡口附近的广场和原老爷阁附近的空地,当地的居民在平时闲暇或晚上休息的时候大多会来此聚会,在西大庙前的广场上甚至开了几家卡拉OK小店,电视摆在广场一侧,居民只要花上1元钱就可以尽情地一展歌喉;在渡口广场上有一片海鲜市场,加上渡口的关系,此处也是人群攒动,人气旺盛。所以这些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交流和沟通服务的场所都要保护下来,从而进行开发和强化。
2)有着空间使用模糊性的小胡同。
在西大街主街上车水马龙、喧嚣繁华景象的背后,有着曲径通幽的小胡同。它们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模糊使用功能的空间,相对于主街道而言,它们是市民活动的内部空间,但是相对于院落而言,它们又成了外部空间,这种模糊的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静的休息场所,也成为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同一个胡同里的居民平时不用去广场上,就可以和自己左邻右舍交流,胡同已经成为联系居民的纽带,尤其是同一个胡同内的人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关系。在街道相交处,胡同较宽处,街头巷尾,到处能看见当地的居民,大人摇扇闲聊,孩子嬉戏玩耍,凝结成一幅幅生活气息十足的画面。这种胡同的存在,成为城市中的“空”,这个“空”里面发生了很多东西,有树、有鸟、有花,因为有了这些而有了生活。要想保护西大街的历史风貌,那么西大街上这种小胡同的交往空间就必然要被保留下来。
3)同一院落单位内的公用空间。
在近代历史上,西大街的院落都是一些商户自家使用的,前店后院布局,这些商家有的是从各地移民过来的,他们按着当地的文化、习俗、理念来布置使用功能,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商户的财产被充公、院落被划分,这些院落就成为当地几家生产企业的职工宿舍,直到现在很多下岗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还在此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居住的人就会形成一种相依的关系,彼此之间非常的亲密。在测绘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院落的人家已经不在此居住,所以当地的居民就帮助联系,甚至不在此居住的居民家的钥匙就保存在留下来的居民手中,可见这些居民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所以在西大街的保护规划中,这种多家共居的院落格局应该被保留,使这种亲密的院落关系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2.2.1 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城市中不少商业活动是在寺庙周围发展起来的,寺庙在传统社会中是公众聚会的重要场所,这样就自然在周围发展了重要的商业活动和相关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本身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本身是历史的创造和传承,民俗是活的社会“化石”。这些民俗文化和现存的历史建筑结合才会是完整的西大街历史,才会是营口市的近代史。这种完整的历史能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以及培育民族感和爱国心。另外,民俗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创造,而且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很大程度上给人以一种心理安慰,同时也会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在这种归属感下,民俗成为群体聚合的内在动力和维系的基本力量。西大街上有一个庙会,每年4月28日,西大庙前都会人山人海,影响力巨大,很多周边的居民都会来参加。西大庙庙会成为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 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字号
老字号是为我国传统商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拥有专有品牌、传统技艺、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不仅是我国优秀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老字号是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建筑载体联系最为紧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1861年开埠以后,营口的经济繁荣一时,一些有重要影响力的老字号就有很多在营口设立店面经营,而且各行各业都创造了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例如瑞昌成(图4)、兴茂福(图5)、怡泰号等;再如银号(图6)、大屋子、油坊等,与各地都有着频繁的交往,对辽宁省乃至东北三省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老字号的开创和发展,蕴涵了几代老字号主人的艰辛和传奇,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其创业、经营历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代表了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老字号不但是一块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更是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史的有效见证。保护老字号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它们以非物质层面的形式记载着营口的辉煌和屈辱。它们的存在使城市的历史更加丰厚,文化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保留至今的老字号是历史性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挖掘西大街老字号本身也是在挖掘营口的历史文化。同时开发这种老字号,能提高西大街的历史氛围,重塑历史风貌。
图4 瑞昌成(作者摄)
图5 兴茂福(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a6f0e0101743t.html)
图6 东记银号(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a6f0e0101743t.html)
辽河西大街有着营口乃至东北地区开埠的历史文化烙印,有着当年被誉为“关外小上海”的历史风貌建筑,这些都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其实,对于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所产生的价值,是需要“时间回馈”的,非一蹴而就。同时对于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并不与发展相冲突,反而能够为城市发展助力。在当下中国,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让历史风貌存续发展,促进自身“造血机能”的完善,值得城市的决策者、规划师、建筑师以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共同思索。
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宋昆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