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设计思想贯彻融入园林施工之中
——以第九届园博会丰台“北京园”北区施工管理为例

2019-04-16 03:38:00
中国园林 2019年3期
关键词:北区园林施工园林工程

王 敏

园林是在满足人对自然环境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下,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健康、可持续发展[1]。由此可见,园林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脱离自然而又期待回归自然的矛盾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园林的本质是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满足人的综合需求。因此,园林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不但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更依赖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的自身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1 问题的提出

园林设计总是先于工程的实施,因此,学者特别关注设计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和价值,从设计的角度强调景观设计思想的价值体现。植物是最容易反映大自然的元素,其必然也成为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从古至今人们都通过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来达到美化环境和绿化的最终目的[2]。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园林的设计过程成为人与场地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园林设计由早期对自然特征的表达进而涵盖了对历史文化特征的反映[3]。如陆娟[4]提出民族特色是园林工程设计的灵魂,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中融入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势必成为当前风景园林师思考的焦点问题;夏成钢等[5]以第九届北京园博会北京园的设计为例,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园林在北京园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郭丽萍[6]则从茶文化美学的理论体系中提出以茶文化美学内容为导向,树立整体化的设计观,从而构建科学协调的设计体系。

在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较高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园林工程高品位、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障,因此,关于园林施工的研究多侧重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在施工技术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分析,如李瑞刚[7]从理论上分析了新的技术形式和工艺手法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园林工程的建设水平;吕妍婷[8]提出园林施工新工艺虽然能够提升园林工程的质量,但其前提条件是进一步完善园林施工的管理体系。在施工管理方面,汪建平等[9]发现园林施工质量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绿化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不能一味地主观构想园林施工规划方案;刘京荆[10]认为成功完成一个景观优美并符合生态规律的园林工程主要体现在对园林施工的把控(宏观)与对工程的有效管理(微观)上。

然而,只有完美地融合设计与施工,才能不断推动园林工程的发展,以满足当今时代发展对园林工程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将设计思想与园林施工融会贯通一直是园林工程设计师思考的热点问题。园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了前期的设计阶段、中期的施工建设阶段以及后期的管理阶段,而质量控制则是贯穿于全过程之中,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只有三者协同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11-12]。朱云峰[13]从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对城市园林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设计与城市园林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关系;吴祥龙[14]认为在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过程中,现场调研和施工专家的提前介入是这一过程中的2个重要举措;张学军[15]则探讨了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结束后等不同阶段二者的互动模式。

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丰台“北京园”北区施工管理为例,对将设计思想与园林施工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园林工程行业的效率提升提供借鉴指导。

图1 “北京园”北区平面图(王峰绘)

图2 “北京园”北区鸟瞰实景

图3 设计意图沟通流程

图4 设计模型

2 项目概况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内最高水平的园林行业国际性盛会,每2年举办一届。第九届中国园林博览会于2013年在北京市丰台区举办,旨在扩大国内外园林绿化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最新成果,传播园林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引导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北京园”是展现北京园林艺术特色,尤其是展示独特皇家园林艺术魅力的一次实践,是首都北京的一张名片。作为东道主,“北京园”建设的好坏关乎首都的形象,无论是对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北京园”占地1.25hm2,北区占地6 900m2,其中建筑面积1 700m2,绿化面积3 700m2,水系及铺装等1 500m2,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绿化种植、道路铺装、叠石、水系建造、石刻、雾喷、景观照明和园林给排水等,工程于2011年12月进场,2013年4月竣工验收。

“北京园”北区又名为“山水园”,是“北京园”最主要的核心景点之一。设计融入了离宫园林的精华,以聚景阁为全园景观控制点,以水潭为中心,以东南北三面建筑围合山水,空出西北,引入山林溪流,形成一个人工与自然交融的完整景观格局,也是全园景观的高潮部分。该区以动感、富丽恢宏为主题,在小空间中做出大气势,山溪响流推远空间、潭中倒影扩大空间,同时山地去除坡脚,以巨石叠壁凸显山的坚毅(图1、2)。

3 设计意图的表达与理解

3.1 设计交底

设计单位十分重视设计意图的交底。在进场施工前,共进行了5次交底,现场施工期间还共同制定了设计意图沟通流程图(图3)。第一阶段是设计初步交底:是对整个方案的讲解,包括立意、构架、风格等。为了理解“北京园”整体及北区的构园意境,作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笔者仔细查阅了中国皇家园林相关书籍,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设计意图。第二阶段是设计深化交底,内容覆盖关键节点、期望达到的景观效果、整个“北京园”的模型展示(图4),以及设计关注的重点(苗木、景石、置石、驳岸石、水系、花卉布置和细节处理)等。设计单位还组织施工单位去故宫“乾隆花园”和北海公园“静心斋”“濠濮间”参观学习,以实景说明“北京园”营造的意境。此外,项目施工管理团队还前去颐和园谐趣园、圆明园和重庆园博会参观学习。第三阶段是现场交底:包括根据现状条件结合方案交底、施工图技术交底与问题反馈解答、施工单位对设计的理解与反馈。设计单位委派驻场设计师一名,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沟通。

图5 苗木栽植前沟通基本原则

图6 苗木栽植后沟通基本原则

图7 聚景阁南侧主景区种植调整实施流程

图8 主要苗木配置设计示意

图9 主要苗木实际栽植示意

图10 主要苗木栽植现场PS效果(王峰绘)

图11 栽植后实景

3.2 设计语言转化为施工语言

设计语言转化为施工语言即是施工单位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北京园”设计以《园冶》的构园思想为基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理解为树木尽量原枝原貌、姿态优美,少留人工痕迹;叠石、置石仿佛自然形成,不可人工开凿。“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可理解为景观营造借于鹰山和锦绣谷的自然风光,植物种植避免视线遮挡,地形塑造结合现状地势。“园有异宜,构园无格”可理解为施工中发现影响景观效果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随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表1)。

4 设计意图的解读及现场校正

4.1 植物种植

植物种植前由设计单位主导,施工单位配合,以符合景观要求的树木为最高原则。栽植完成后,施工单位在利用工程技术手段确保成活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树木的处理,此阶段以施工单位为主导,设计单位配合来共同完成(图5、6)。

4.1.1 苗木的确定

苗木的确定主要分为3个阶段,重点考察骨干树或孤植树,如姿态油松、丛生暴马丁香、造型柳树、丛生银杏和白皮松等。

第一阶段:主要是考察阶段,根据图纸提供的苗木邀请设计单位一同赴山东(考察丛生银杏)、河北承德及北京周边考察3次,收集苗木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采集到的苗木资源进行优选,在栽植前再次去现场确认,确定编号。

第三阶段:制作效果图,保证主视线的最佳景观角度。设计单位将现场施工照片与所选苗木合成效果图,考察树木姿态、高矮、冠幅大小等是否符合造景意境,从而最终确定种植的数量、位置和方向等。对于常规苗木,设计师从考察苗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树即可。

表1 设计与施工语言对比

4.1.2 苗木的种植

种植前,设计师针对合成后的景观效果图向施工单位交底,明确栽植原则及要求,如树木的栽植方向、必须保留哪些重要枝杈以体现景观效果、哪些苗木需要做整形修剪等。

图12 叠石沟通流程

图13 主景叠石施工模型

图14 主景叠石实景

图15 水系建造沟通流程

图16 花卉种植沟通基本原则

图17 施工后期处理细节沟通基本原则

图18 山石穴种植处理实景

图19 树堰处理实景

交底完成后,施工单位在栽植前,针对特型树制定吊运方案,派专人到苗圃地监督,确定哪些苗木需要用箱板移植或大规格土球移植提高成活率,吊装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何种保护措施防止损伤树皮、树枝等。栽植时,邀请设计师到现场指导,发现不合适及时调整。

栽植后的养护保活期需要对树木进行修剪,修剪的好坏直接影响景观效果。修剪前由施工单位提出修剪方案,设计单位反馈意见。苗木修剪的基本原则是去掉干枯枝、病害枝和折叉枝等,常绿树适当疏剪或不剪,落叶树在保证基本骨架的情况下疏剪,根据景观面适当进行短截。此外,还采取浇灌生根粉、遮阴、补充营养液等措施确保成活。

4.1.3 聚景阁南侧种植分析

为充分体现园林施工中植物种植的特性以及园林施工与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聚景阁南侧主景区种植为例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分析(图7~11)。

4.2 景观置石与叠石

4.2.1 景观置石的选定与摆放

施工单位组织设计等相关方去江苏常州、宜兴等地考察,最终由设计单位选定16组景石。景观置石摆放须注意重心要稳,根部配以山石凸显自然。

4.2.2 叠石

施工单位组织设计等相关方分2次去北京房山选石。由于山石在图纸内无法完全表达,需要施工单位深化设计。在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地形和设计模型与主创设计师沟通,现场绘制效果图,与设计初步达成一致后制作施工模型,最后按照确定的施工模型施工(图12)。

4.2.3 主景叠石分析

主创设计师依据现场环境勾勒初步意向草图,由施工团队根据手绘图完成叠石施工模型的制作并在过程中及时与设计进行沟通,最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模型实施完成(图13、14)。

4.3 水系建造

水系建造属于硬质景观的范畴,一般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施工放线后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协调解决(图15)。

在“北京园”北区水系的建造过程中发现2处主要问题。一处是阶梯式流水,讲究的是小溪径流,局部产生水声,施工放线后发现按照设计图纸实现9级跌水高差没有问题,但是横向宽度不够,无法达到漫流的效果,且只能少量栽植水生植物。如果从湖底观景平台向上看,跌水层级过多、不够自然,人工痕迹明显,水流较急、水声较大也与整个环境不协调。经过与设计沟通,将9级跌水更改为7级,增加水系的弯曲度,加大水流的横向面积,并在局部增加水生植物,以此达到溪流若隐若现的景观效果。

另一处是按照施工图纸,景观水池为软性池底,由于该地块为垃圾填埋场,虽然进行过回填夯实,但根据施工经验仍可能出现局部沉降,最后与设计师沟通将软性池底更改为硬性池底,否则建成后一旦漏水,将成为“北京园”的最大败笔,无法挽回。

4.4 花卉种植

各种时令花卉种植也是“北京园”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上采用不同的花境处理,色彩上以调和型花色、同种异色和花叶相间型为主,通过花卉的应用体现意境。如在建筑周围种植黄色的三色堇(Viola tricolor)体现皇家高贵的气质,水景周边选用淡紫色角堇(V.cornuta)体现园子的优雅等。由于花卉品种繁多,且新品种更新较快,此阶段需要施工单位主导,设计单位反馈意见(图16)。

5 施工现场再设计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处理是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品质。然而有些细节是施工图纸无法体现或容易被遗忘的,施工单位往往对细节处理更有经验,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调整(图17)。

“北京园”北区所追求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体现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性,避免枯山无绿的情况发生。注重对草花地被边界线、树堰和山石穴等的处理(图18)。例如将所有地被边缘线用传统的瓦片立放,外漏3cm,既能强化边缘线,灰色瓦片与花卉色彩形成的鲜明对比又能起到有效的分隔,利于养护(图19)。“北京园”北区山石缝隙和树堰多处需要进行景观处理,但在设计图纸上无法体现,且对施工工人言传无法领悟,于是需要项目管理团队亲自栽植几处作为施工样板。

表2 “北京园”北区景观营造中主要内容调整

6 设计与施工量化对比分析

在“北京园”北区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图纸无时无刻不在调整,因场地标高而调整、因苗木树冠大小而调整、因叠石位置而调整等,所有的调整都离不开设计与施工的沟通与配合。从“北京园”北区的建成情况看,苗木调整量较大,调整比例近30%,硬质类的元素相对调整较少,不超过10%,这说明在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要讲究灵活性、变通性,尤其是以植物造景的景观不能刻板施工,不能追求施工图纸的绝对准确,体现了施工是设计的再创造的思想。

“北京园”北区的主要内容调整如表2所示,表中明确了调整的内容、调整的原因和提出调整的单位,进而说明了在园林绿化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同等重要。

7 结语

本文通过对“北京园”北区实践案例的分析,提出以下3点建议:1)在施工阶段设计单位应派专人驻场全程跟踪与指导;2)施工投标阶段应加入对施工团队有关项目设计意图理解的综合考察,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增加章节说明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和保证设计景观效果的相应措施;3)建立实体景观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动态管理和经济手段延长质保期3~5年,质量保证包括设计景观效果质量(设计单位负责)和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负责)。

园林设计是园林施工的前提条件,园林施工是园林设计的继承与深化,是再创造的过程,两者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离不开设计与施工的完美配合,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双方达到互通有无的最高境界,才能营造出理想的园林作品。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猜你喜欢
北区园林施工园林工程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2021年6期)2022-01-20 07:09:54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北京园林(2021年3期)2022-01-19 01:54:46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张集矿北区铁专线软土段路基加固维护技术研究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46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50:36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基于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40
黄骅坳陷中北区多元复合成因浅层气藏与序列
录井工程(2017年4期)2017-03-16 06:10:48
园林施工与养护中的几点思考
园林工程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