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教师;人格品质;创新精神;教学心态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40—01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追求学生全面自由、个性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极力提倡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与层次性,使学生个性化成长。但是,“教”与“学”是系统里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关注“学”的个性化时,也应注重“教”的个性化。
一、教师鲜明的人格品质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基础
乌申斯基曾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须建立在教师的个性基础之上,因为人的个性是教育力量唯一的源泉。”可见,一个老师要想让他的教学具有个性,想让他的学生也具有丰富的个性,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个性品质。因为,教师个性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所以,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急需改变过去传统意义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变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那种不敢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想法与做法,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创造性地建构个性化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的“教”,进而推进学生个性化的“学”。
二、教师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关键
我们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教学改革的源泉,只有进行教学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的问题与困境。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个性和差异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创新是当前比较受到重视和关注的内容,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中之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推进者,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教学创新的精神,具备教学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吕型伟先生积其60年从教经验,智慧地概括出了三句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三句话也是他一直努力追求的。他认为,要成为名师,这三句话一句也不能少。其中,第三句更为重要,一个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创新。可见,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品质是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关键环节。
三、教师开放的教学心态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必备条件
在个性化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心态,以新的教学改革勇气迎接个性化教学。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个性化教学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所以,教师需要在个性化课堂教学中悦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个性化思考。同时,教师也需要认识到“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是历史的必然。当语文教师的问题“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的回答为“春天来了”被判为错,唯有“雪融化了会变成水”才是标准答案时,我们应认识到这是扼杀儿童想象力的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倡导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那种动不动就说学生“错、错、错”的教学实际上是剥夺儿童“学习权”的教学,跟当前的时代格格不入。教师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基础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师研究学生的个體差异性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是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维习惯等进行观察和研究,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学生的“学力”。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学生“基础学力”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更好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合的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当然,还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
教学个性根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领悟,凝聚着教师的美学理想和教学艺术实践的匠心,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较长时期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带着自己的思考、人生经验与个人真情实感走进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富有启迪的,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