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文远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200)
在金矿浮选精矿~氰化选矿生产中,浮选药剂在氰化系统中循环会造成氰化尾矿金品位偏高或冒槽事故,因此,浮选金精矿脱药效果是影响氰化浸出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益和资源的有效利用[1]。本文结合某金矿生产实际,对浮选精矿-氰化工艺过程中出氰化尾矿偏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类似矿山选矿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
图1 氰化工程流程图
某金矿选厂采用浮选精矿氰化工艺选矿,该选厂采用的浮选药剂有2#油、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氰化工艺流程见图1,各浓密机(三层、一洗、脱药)排矿浓度40%~48%;浸出浓度(30±3)%;磨矿细度-320目占88%;ρ(NaCN)6mg/L;ρ(CaO)0.3mg/L~1.2mg/L。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前先进行浓密机脱药和球磨机精矿再磨机械脱药。其中,浓密机脱药水直接作为废水排放,而球磨机精矿再磨机械脱药水则进入一次贵液。投产初期氰化尾矿品位基本达到设计指标,但从投产三个月后,出现氰化浸出槽、氰化尾矿金品位居高不下,导致生产难以正常进行[3]。
如图1示,该矿选厂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前分别由浓密机脱药和球磨机精矿再磨机械脱药,第一次脱除的浮选药剂随浓密机溢流水进行排放,使金精矿中的浮选药剂浓得到下降。而球磨机精矿再磨机械脱除的浮选药剂在进入贵液后随三层浓密机溢流水做为调浆水进入小球磨而使整个氰化系统中循环而积累[4]。该选厂采用的浮选药剂有2#油、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结合选矿试验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对金浸出率的影响最大,如表1示。
表1 氰化矿浆中不同浮选药剂及深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表2 氰化系统中浸出矿浆中黄药浓度与浸出率关系表
由于该矿地处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到枯水季节生产用水供应不足,同时由于加大贫液排放量会增加NaCN消耗量而增加选矿成本,因此生产中不能做到及时排放贫液和补充新水,从而使贵液及贫液中黄药浓度必然越来越大。据测定:经多次循环后,进入氰化浸出槽浸出液中黄药浓度高达130g/m3,比浮选金精矿中的黄药浓度还多,使金矿物及载金矿物表面吸附较多的浮选药剂形成薄膜而降低NaCN对金的浸出作用。结合图2及表2可以看出:浸出液中黄药含量对氰化浸出率的影响是很明显的[5]。
图2 黄药含量与浸出率曲线图
结合以上原因分析,采取以下降低氰化尾矿品位的改进措施:
(1)合理添加浮选药剂(特别是黄药)用量。通过选矿实验和生产调试,黄药用量较之前减少60g/t,黑药用量减少30g/t,金浮选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
(2)在丰水季节,通过在精矿槽中加大新水补充量强化脱药,并贫液定期加大排放,以降低氰化系统的黄药含量。而在枯水季节,可将脱药水返回作一段球磨用水,精矿槽仍加入清水强化脱药。
通过采取以上改进措施,该矿选矿生产中金的浸出率较之前提高了10%,氰尾渣品位相应降低了1.26g/t,由此每年可多产金17136g,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7136×260=462.672万元。
浮选金精矿脱药效果是影响氰化浸出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某金矿选矿生产中出现的氰化尾矿金品位居高不下问题,通过合理添加浮选药量、强化浮选精矿脱药、定期排放贫液和补充新水以降低氰化系统存在的黄药含量等措施顺利的解决这一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矿山选矿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