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具体做法,主要从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挖掘地方方言民谣,营造学习氛围;赏特色工艺品,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开展山歌对唱活动,领略民歌风情;品尝民族美食,体验人间风味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34-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华夏文明绵延了五千年,沉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应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我校是“广西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基于此背景,对于如何整合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与思想品德课程巧妙融合,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兴趣,增强学生民族传统文化自信,笔者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一、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纵观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内容不少,教师把握好这些内容的内涵,就可以确定教学的目标,拓展相关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课程的融合。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5课安排了《快乐过新年》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过春节的庆祝方式,包括包饺子、贴春联、拜年等特色年俗;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我们的节假日》一课,让学生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和过节的方式。这两个教学内容均是关于传统文化中节假日,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是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节日特色习俗。笔者在教授这两课时,除了教学教材内容,还综合运用探究学习法、资料搜集法、讨论法等,让学生认识到更多少数民族、其他地区独具特色过节习俗及庆祝方式。又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根据内容可以明确这两课的教学目标都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好山好水、丰富物产、民风民俗、杰出人物等,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让学生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萌发骄傲自豪之情。课上,笔者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如特色小吃、风景名胜、对家乡有贡献的人物等,当学生们如数家珍地说出相关内容,大家对彼此的家乡会有更多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加见闻。再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一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知道我国民风民俗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教学内容,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有初步认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二、挖掘地方方言民谣,营造学习氛围
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朗朗上口的歌谣,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谣,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气息,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也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方言民谣。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外地人来到南宁工作学习生活,渐渐形成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工具、南宁本地白话只有“老南宁”居民才会讲的语言状况,一些南宁地方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我校作为拥有近百年建校历史的本土学校,承载了更大的传承与发展本土民族文化的责任。因此,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笔者从一首家喻户晓的粤语童谣——《落雨大》入手,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本土文化的兴趣。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
这首童谣在广西白话、广东粤语地区代代相传,是南宁会讲白话的原住民必唱歌谣。由于童谣本身语言极具童趣,又具故事性,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颂唱学习。课堂上,笔者先让会讲白话方言的学生用白话来读一读,然后全班学生一起学一学,熟读歌词后再探讨交流这首歌谣的内涵。第一次引进地方方言歌谣教学,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兴致勃勃地朗读,津津有味地探究,学习兴趣高涨。唱诵童谣时,学生体会歌中呈现画面的趣味和人們生活的状态,感受当时民风的淳朴,萌生了课后再去搜集积累更多地方民谣的愿望。
三、赏特色工艺品,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把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拍摄的壮锦照片和高年级学生绘制的壮锦作品搬进课堂。课上先用课件展示壮锦照片让学生欣赏,再让学生说一说壮锦所表达的寓意是什么以及壮锦为什么能成为壮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本土的传统文化使人感觉亲切,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认识到:壮锦起源于宋代,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壮锦生动的图案、斑斓的色彩、热烈的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紧接着,笔者播放《壮锦的故事》动画片,让学生对壮锦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民族文化产生传承的愿望。
学习这一单元内容,笔者还利用校园内本有的铜鼓凳,引导学生对铜鼓文化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铜鼓的资料,课堂上再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铜鼓文化的理解更全面了:铜鼓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堪称历史的“活化石”。铜鼓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隐藏着先民关于冶炼、铸造、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生产、生活等内容,凡传统节日、庆典、婚嫁、祭祀之时,都有击鼓而舞、伴舞而歌的习俗。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获悉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探索的愿望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广西本土还有许多特色工艺品,例如壮族绣球、钦州坭兴陶等,都是精美的民族工艺品,也是典型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引导赏析这些工艺品,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开展山歌对唱活动,领略民歌风情
民歌是每个民族颇具特色的传统歌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化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的教学,将民歌融入课堂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笔者以民族音乐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壮乡山歌。笔者先播放著名彩调剧电影《刘三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歌文化,然后开展唱山歌、对山歌主题活动。全班同学在笔者的指导下学唱刘三姐的歌,再分小组体验对歌,甚至现场创编歌词对唱,例如有同学唱:什么有嘴不说话?什么无嘴闹喳喳?另一位同学是这样对:布娃(娃)有嘴不说话,手机无嘴闹喳喳。此歌词一出,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创编出更多有意思的歌词。山歌对唱活动收到显著的效果。趁此机会,笔者拓展内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家乡有什么特色歌曲,学生顿时纷纷发言,会唱的现场献唱,课堂氛围十分热烈。
在整个传统音乐主题学习活动中,通过搜集资料、学唱、表演等活動,学生对壮乡山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增进了各民族学生相互的了解,促进了班级的和谐。
五、品尝民族美食,体验人间风味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民族美食已成为民族文化的标志。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的传统食品,因米饭可以做成白、紫、黄、红、黑五种颜色而得名。每逢农历三月三这个壮族传统节日,壮乡家家户户都做五色糯米饭,或招待客人,或祭祖祭神。可以说五色糯米饭是壮乡节日文化、食品文化与人际交往文化的载体。为切合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这一教学主题,笔者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周二下午的特色课堂,让学生学做五色糯米饭,许多热心的家长也加入到这道美食的制作中。因为制作工序复杂,家长们先把详细的制作过程拍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课后学生再和家长一起尝试制作。
民族特色美食还有很多,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照片和视频一一展示,并作了介绍。学生们认真学习制作,分享劳动成果,既学到了制作技能,又探索到其中的奥秘,感受着浓浓的壮乡美食文化气息。此外,每当遇到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也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过节的饮食传统与氛围,例如中秋节吃月饼、冬至吃饺子、过年吃粽子等,既能增强节日仪式感,也在学生内心种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文化多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将教学内容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引领学生学习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探索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方能真正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让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岑季娇(1980—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1998年9月至2011年1月在百色市文明小学任教,2011年2月至今在南宁市秀田小学任教,主要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