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下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2019-04-12 03:56:40文朝晖
英语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

文朝晖

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概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教育部2018)。《课程标准》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与方法(梅德明、王蔷2018)。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学会使用英语与他人沟通,共享资源,交流思想,从而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进而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思维和思维品质

在人类个体的思维发展中,语言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思维品质是个体的思维质量,体现的是个体思维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从教育心理学视角看,思维是人的神经系统与环境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基于意识视角,人的思维活动分为三类:无意识思维、潜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鲁子问2016)。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强调三个方面,即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王蔷2018)。在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意义和意图的表达。所谓批判性,并不是指一味地批评,或者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强调理性思考,即要善于提出质疑,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接受所有信息。相关实践证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提出问题,善于通过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或者评价他人的观点是否合理、可信。学生只有具备了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在语言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梅德明、王蔷2018)。

二、基于合作学习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发展

分析、探究、领悟语言的理据和逻辑关系有利于促进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程晓堂2015)。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语篇的过程中梳理故事情节,或者推断故事的发展,这有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具体案例:以下六张图片呈现了一个故事的六个小片段,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图片,阅读图片文字,并组内讨论这个故事可能会怎样发展,最后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重新排列这些图片,再用英语复述整个故事。

A

B

C

D

E

F

在这个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合作与交流,相互陈述排列顺序的理由,既运用和巩固了所学语言,提高了语言能力,又在相互修正中对故事的发展有了清晰了解,训练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语言反映的态度、隐含意义、预设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程晓堂2015)。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篇中人物的行为或者社会问题。由于语言理解能力、生活背景、情感态度等不同,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看待语篇中的问题,并能通过这个过程意识到: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和结论,从而养成以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

具体案例:在教学完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模块一Country life 和模块二City life 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城市生活好还是乡村生活好”。

在这个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The country life is a healthy life. Because the air is clean,the food is fresh and there are many places to take exercise. The country life is quiet.The city is noisy and crowded.There are many cars and buses in the city,so the air is very bad.”有的学生认为:“They can visit a museum or go to different shows in the city.There are some libraries in the city,they can read books there. They can see films and go shopping in the city. The transportation is very convenient.”最后,学生认识到“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各有长处和短处,每个人的选择和爱好不同,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观点不一样而已”,从而发展了全面分析问题并理性作出选择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创新性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中层次较高的一种能力。英语学习者可以借助语言的创造性,使用新颖的表达方式表达新的概念,从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程晓堂2015)。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的语篇的基础上创编一个新的文本,就是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具体案例:在学习完寓言故事The wolf and the sheep 后,笔者让学生组内交流并创编故事将会如何发展,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结局,创编新的文本。

原文故事:A wolf had been badly wounded by dogs. He lay sick on the ground. He felt very hungry and thirsty. When a sheep passed by,he said,“Dear sheep,please fetch some water from the stream for me! If you bring me the water I will give you some delicious food.”

在这个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很善良,愿意帮狼去取水并帮助它恢复身体健康;有的学生认为狼是危险的动物,甚至会吃掉羊,所以不会去取水,而是赶紧逃跑;有的学生认为狼是很凶残的动物,所以它伤好了后会伤害其他动物,除掉才安全,于是会假装去取水并离开,然后叫猎人除掉他;有的学生构思的结尾与众不同,即与狼约法三章,从此狼再也不吃羊了……在小组交流中,学生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既学习了知识,又发展了创新性思维。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要适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用英语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而,小学生因语言积累量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言表达,即使想到了很多,但苦于用英语表达的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言表达。因此,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以便学生能在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完成任务。

(二)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发挥引导作用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语言表达上的帮助,如提供给学生一些单词、短语和句型等,为他们搭设好语言交流表达的“脚手架”;(2)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交流时间,保障小组成员能有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活动时长;(3)提醒学生使用英语交流,并积极、主动加入各个小组,聆听他们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的思维发展;(4)对于学生的交流汇报结果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正能量,把握好主流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观点;(5)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表现,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结语

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供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活动,促进更多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30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