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生态保护与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2019-04-12 12:10南平市老促会南平市老区办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平市林农公益林

□南平市老促会 南平市老区办

“十二五”以来,福建省南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闽北成为全省唯一以设区市为单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松溪、武夷山、光泽等县(市)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建阳、邵武、建瓯、顺昌、浦城、政和等县(市、区)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坚定经济欠发达地区“守住绿水青山”的信心和决心,也要避免出现因保护环境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导致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法变成金山银山的尴尬局面,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南平的发展定位是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发展绿色城市,建设中国南方生态绿谷。因此南平市在引进先进制造业等工业企业的过程中,选择面较小,导致大型重工业及化工等行业企业无法落地,影响了闽北就业率及政府税收,影响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持续投入,为脱贫攻坚带来不利影响。

对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探索

南平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生产、在发展中保护生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广大群众的“金山银山”,努力追求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祉。

欧浦登集团董事长卢璋到顺昌县郑坊乡考察时,看到这里水质清新、空气洁净,几乎直接达到无尘车间的要求,为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生产出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7%,这就是生态优势所带来的效益。类似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的一批企业在闽北落户投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农户就业,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抓生态保护中将有关政策向生态扶贫重点倾斜。建阳区管护生态公益林政策向贫困户倾斜,林业局把童游街道、书坊乡的17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聘为公益林护林员,共管护面积7514亩,管护员工资3.24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户年增收1900多元。光泽县把水美城市、河道清淤等工程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完成,增加贫困户的年收入。顺昌等县(市)也都把生态保护的维护、保养保洁等项目定向由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完成。

光泽、武夷山、顺昌、建阳等地大力促进林农开展“林下经济”种植,发展种植药材、菌类等高效经济作物。光泽县引进资金,大力发展铁皮石斛、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并开办了深加工厂,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还吸收贫困户从事专业化生产,迅速增收脱贫。光泽承天药业直接聘用的务工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人,人均月收入2000—3000元。被称为“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大历镇创新竹荪栽培模式,在生态林、毛竹林、板栗林等林下栽培竹荪,亩产干品27.6公斤,每亩能为林农增收1860元。目前,南平市还在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采育场和生态公益林等进行开发与经营,利用树下地面种植黄精等高附加值作物,增收效果明显。

2015年7月,福建省林业厅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福建省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武夷山成为第一批试点县,建阳、顺昌2个县(区)于2017年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赎买了贫困户的山林,可以直接增加收入,赎买后的管理工资也可以使农民获得收益;在一些林区,把农民的山林租赁过来成为公益林,能使农户长期增收。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农户出租林地获利的资金人均3000元左右,对脱贫贡献极大。

2007年,福建省林业厅开始推广“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的实施意见。“森林人家”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转变生态公益林利用模式,解决公益林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矛盾,是林区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全市共有“森林人家”74户。一批贫困户个人投入劳动服务,并经营“森林人家”项目,增加了劳动收入。

抓好生态扶贫的建议

1.加大生态产业引进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省相关部门在产业引进方面的大力扶持,让更多适合闽北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

二是推动以绿色生态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加快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产品附加值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生态特色产业,逐步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2.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地方公益林补偿基金,明确补偿方式,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生态环境的货币价值,让贫困户和林农真正受益;此外,增加地方公益林补偿面积,解决在公益林范围内的贫困户享受不到普惠政策的问题。

二是安排林农适当间伐,部分林地适当更新,既解决部分林农的经济问题,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是建立护林员补贴制度,凡是雇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的,政府财政每人年补助不少于2000元。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推动流域生态价值赔偿核算机制的落实;持续提高生态补偿金额,每年增长幅度应逐年增加,生态林面积大,补偿标准的高低对林农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大,要积极争取省上继续加大对南平生态补偿的投入。

3.增加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应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尽可能在当地参与劳动就业,进一步实现贫困户的脱贫。

4.放活经营,加大生态旅游的扶持力度。

按照扶贫对象实际需求和自身特点,围绕饮水、道路等贫困群体最关心的问题,加强群众受益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游发展,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及销售自有农产品,促进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5.创新扶贫方式,以政策支持,激励贫困户发展生态产业,自主脱贫。

一是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方式,建立林权信用贷款制度,简化林权抵押贷款手续,降低利率,建立贴息制度,利用金融资本帮扶贫困户发展绿色产业脱贫。

二是建立奖补机制、项目扶持政策、金融融资优先政策,扶持、培育出一批林竹骨干龙头企业和食用菌、养蜂大户合作社,使生态产品加工规模扩大,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完善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确保产业持续发展,贫困户能脱贫、不反弹。

猜你喜欢
南平市林农公益林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郑欣悦作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