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贞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来说,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即使经过手术等治疗存活后,也容易因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而导致活动功能障碍,并可因血压控制不良而影响其预后[1]。因此,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手术治疗后,还必须给予其一定的护理干预来促进其活动功能的恢复,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近年来我院将康复护理应用在了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结果发现护理效果满意。故为了进一步论证该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86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阐述如下:
将86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纳入本次实验,86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中43例纳入常规组,剩余43例纳入康复组,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7:16、26:17,年龄分别为47-76岁、48-76岁,年龄均值分别为(58.57±4.48)岁、(58.61±4.51)岁,高血压病程分别为 2-9年、3-9年,病程均值分别为(5.33±1.01)年、(5.38±1.09)年。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两组术后均接受降颅内压、降血压、溶栓、抗凝、抗感染以及保护脑组织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病情监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康复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即在患者病情稳定、神经缺损及机体各功能损害不再进展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体位更换。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并保持正确的体位,如采取仰卧位时,应轻度外展患侧上肢,下肢外侧及患侧肩关节则放置一垫枕以作支撑,膝关节下方也可放置一垫枕以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足底则应避免放置支撑物,同时双手不要抓握任何物品;(2)肢体功能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即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各关节进行轻柔、缓慢的被动训练,待患者适应后指导患者自主进行关节屈曲、伸展、抬高等训练,此后再过渡到坐、站、步行等训练,最后再过渡到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活动训练,每阶段训练过程中都应做好对患者的防护工作,训练时可适当限制患者健侧肢体,但要严格掌握固定松紧度和固定时间;(3)穴位按摩。在对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训练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按摩时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对患者的尺泽、曲池、手三里、足三里、谷穴等穴位,三阳经等静脉,以及上肢和大腿肌肉等进行按摩,必要时可结合电刺激治疗;(4)语言、认知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从读单字、单词开始进行语言,逐步过渡到短句、长句、整篇阅读等训练,同时可通过卡片识别、卡片分类、卡片联想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训练。
统计并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方法下患者血压水平、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的统计,运动功能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2]。生活质量通过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也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χ±s和百分比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组间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干预前组间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血压水平比较(±s)
表1 血压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n)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康复组常规组t值P值43 43干预前106.33±6.41 106.42±6.33 0.066 0.948干预后84.59±5.49 90.48±6.18 4.672 0.000干预前149.29±6.58 149.35±6.62 0.042 0.966干预后119.59±6.07 129.66±6.28 7.560 0.000
表2 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n) 运动功能(分) 生活质量(分)康复组常规组t值P值43 43干预前65.34±4.47 65.40±4.36 0.063 0.950干预后90.60±6.41 82.03±5.77 6.516 0.000干预前69.35±4.77 69.44±4.64 0.089 0.930干预后91.40±6.47 82.63±5.97 6.532 0.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然后长期高血压状态却会因脑小动脉的持久收缩引起患者脑血管壁变脆变硬而导致患者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可因血栓形成、脱落或在高压血流的冲击下导致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发生,即高血压脑卒中。
高血压脑卒中病情进展快,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在手术治疗后,其遗留的活动功能障碍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积极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予以改善。研究表明[4],在高血压脑卒中术后3个月,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本文通过研究也发现,干预后康复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再给予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患者良好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考虑是因为在康复组中,我们通过指导患者定期更换体位,并保持正确的姿势,促使了其肢体能够处于正常功能位,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并且避免了褥疮、废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5-6]。另外我们还通过肢体功能训练保证了患者肢体肌肉能够保持力量和活力,避免了关节的僵硬、肌肉的萎缩,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后支配患者四肢,以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可以进一步避免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同时我们还通过穴位按摩对患者神经元的刺激帮助了患者重建神经功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而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的实施则还帮助患者改善了语言和认知功能,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我们还通过研究发现,干预后康复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帮助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改善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利于其血压的控制。考虑是因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后,其精神紧张、激动等不良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并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提高其对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