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百戏:盛况空前的说唱艺术

2019-04-10 08:25:04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傀儡戏杂剧人偶

宋朝时,瓦舍出现了。瓦舍是百姓娱乐的场所,其中最大的演出场地甚至能容纳数千名观众,就好像现在的大剧院。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艺人们在瓦舍中表演说书、讲史、歌舞戏、角抵(类似摔跤运动)、杂技、皮影戏、傀儡戏等,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专业剧团,

轻松搞笑的宋杂剧

宋杂剧是在唐朝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加入其他表演技巧形成的戏剧形式。宋杂剧的表演以滑稽搞笑为主,主角大多是普通人,对一些丑恶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宋杂剧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戏剧正逐渐走向成熟。

现如今,你能看到哪些相似的艺术形式吗?(读者QQ 群参与讨论:123406105)

傀儡戏与皮影戏

傀儡戏:也叫木偶戏,出现于汉朝,在宋朝十分盛行。像提线木偶和布袋戏,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表演者搭好简单的舞台,操纵木偶演出有趣的故事,非常受百姓的欢迎。

皮影戏:表演者用灯光把皮制人偶的影子投在白色幕布上,再操作人偶表演。驴皮、羊皮或者其他动物的皮都可以做人偶。现在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很多地方,仍然能够欣赏到皮影戏。

说唱戏

唐朝时艺人在寺院里说唱佛经故事,延续到宋朝演变为说唱戏。艺人们配合乐曲说唱故事,有些侧重于说,有些侧重于唱。侧重说的表演类似于今天的相声艺术,而侧重唱的表演类似于今天的鼓曲、清唱等艺术。有瓦舍的地方,就有说唱艺人。

宋朝编剧

有了戏院和戏班,就需要有人编写剧本,进行故事创作,“书会先生”就是这样的剧本作者。他们是一群有才能却地位不高、比较贫困的读书人,以编写剧本作为职业,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获得名气。

诸宫调

诸宫调以说唱为主,用琵琶伴奏,各种曲调轮番使用,所以被称为诸宫调。诸宫调对此后元杂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选自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本刊被授予选载权。

猜你喜欢
傀儡戏杂剧人偶
“非遗”视野下傀儡戏的发展障碍和艺术属性回归
文化遗产(2020年4期)2020-12-05 07:38:01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中华戏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32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傀儡戏
——读《中国傀儡戏史》的启示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泉州“傀儡调”音乐的特点及发展与创新
艺术评鉴(2018年24期)2018-03-04 07:18:30
《人偶大戏—一泄密》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40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中华戏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05
台湾傀儡戏音乐现况
大众文艺(2015年14期)2015-03-12 06: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