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来培养人才,不仅要在大学进行,还要延续到大学毕业后,并且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全实现。
关键词:终身化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学科,它是在分析自我和社会,以及目标职业的基础上,确定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同时依据个人发展情况做出适时调整。本文探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不仅局限于大学阶段的教育,还将工作之后的职业发展时期纳入讨论的范围,建立终身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一、终身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需要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尤其对于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更是求贤若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发挥资源优势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使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与目标,掌好人生航船之舵。[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理应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这样才能在一个人的意识形态里面建立起职业的概念,并建立为之终身努力奋斗的理念。然而当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针对大学生进行,且只在大一开展一个学期的教育,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和个人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期待,无法真正实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2]
2.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然而当前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概念化、大众化,不分专业、不分年级,只进行半个学期的理论课程,内容也只是基本的理论指导,如个人分析、社会职业分析等。既没有分类指导的概念,也没有开展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导致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没有清晰的职业观念,更不会有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学校的就业质量难以提升,国家的就业难题也就难以解决。
二、终身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构建
1.大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构建
(1)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应该发挥其教书育人的功能,在构建终身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首先是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其次是建立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在校生在不同的年级都有不同门类的课程,实现全程化职业指导;引入先进的职业生涯测评系统,通过科学测评和专业分析,让学生认清自我,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2)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
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一方面要加大配套资金投入,着力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教师队伍,并为之提供更多学习深造机会,不断提高其理论教学和职业辅导水平;另一方面,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设置职业指导类职称系列,畅通专业教师的职称晋升通道,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一个专业,获得更多社会认同感。
(3)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认识
高校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认真负责地完成以下工作:一是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加大课时量、增加一些相关实践课程,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育,全程化教育。二是设置相关的服务机构,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办公室等,提供专业指导服务。三是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营造一种浓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提高大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大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构建
(1)国家和社会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相关责任部门要制定法规制度,规范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构建全民参与的终身化职业规划。另外,国家相关部门组建专业化的指导培训机构,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员,给在校大学生和单位员工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
(2)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和员工培训制度
企事业单位主动为员工创造内部孵化发展平台,使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能够完成自我实现,提高所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以员工为中心”,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实现内部晋升机制,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平台,强化软件提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建立并完善单位员工培训制度,将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相结合,提高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使其在工作岗位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促进其自我价值实现。
(3)个人提高执行力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个人需要不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建立起终身化职业发展规划的理念,做到时时规划,事事规划。同时,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做到定期总结、实时反思、及时反馈,在调整反馈过程中,根据个人和社会情况的新变化,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规划目標和实施方案,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崔滢,夏拥军.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段志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2.
作者简介
余超(1984—),男,河南漯河人,硕士,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