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9-04-09 08:10周世琼邱今胜袁骥轩邹海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周世琼,邱今胜,袁骥轩,邹海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 深圳,518172)

引言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的结构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使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1]。因此汽车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2]。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必须符合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和生产实践的需要[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汽车电子专业的专业支撑课之一。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内容较多,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及其控制电路复杂,实践性强,如果教学时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出现学生“理论知识一箩筐,动起手来心慌慌”,遇到故障车辆无从下手的困境。根据职业教育类人才培养的规定,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汽车发动机传感器、执行器及其控制电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围绕校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在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旨在探索一个基于现实条件下的、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方案。总结如下:首先,提出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其次,发现课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然后,针对精品课程建设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最后,总结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见和反思。

1 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非常紧密,根据本课程特点,在几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和工学交替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各种情境教学模拟,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技能,模拟4S店从接车到交车的全部情景,以实际任务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增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1.1 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按照学习情境难度安排实施地点,学习情境一到三是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内容,三个情境是并列的关系,内容也相对单一,安排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上课,学习情境四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排除与维修的教学内容,与前三个情境是递进的关系,教学内容相对复杂,安排在校内的整车实训室上课,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再让他们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教学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方案

1.2 问题解决实施方案

按照汽车4S店故障检修工作流程实施情境教学,保持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一致性,教学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实施方案

2 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知识不足

由于此门课程为汽车电子专业的专业支撑课,很多知识涉及到汽车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检测和故障诊断,上课地点大部分是在实训室进行,这对于大部分来自深圳市的学生来说条件确实有点“艰苦”,降低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同时,汽车专业的生源中,有一部分是文科生和一部分理科生,他们所具备的汽车相关知识完全不同,站在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上课,给教师的授课和期末考核带来了巨大挑战,教师往往为了照顾基础较弱的同学,不得不降低学习难度和考核标准。

2.2 师资配备不足

由于汽车电子专业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硕士甚至博士,这些高学历教师在专业的某一方面可能非常“专业”,而高学历的教师往往具备非常丰富的汽车理论知识和设计汽车的能力,但对于修车可能还是“门外汉”。例如,从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的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发动机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甚至创新关注多一些,却忽略了汽车维修与检测的实际工作过程,不能给学生一个全面4S店授课情景。另外,汽车电子专业每个班有30多人甚至60多人,这么多学生的班级,一个教师上理论课还可以,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发动机电控实操课实在难以进行,但实操课又必须要上,所以授课教师只能让学生分组轮流实操,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上课的效率,最终导致有些知识点没有时间传授给学生。

2.3 网络资源问题

网络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但是本课程的网上课程资源是在校精品课程课题下来之后才建成,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同时,建设网络资源也不是汽车电子专业教师研究的方向,作为教学和科研都要兼顾的教师,平时分不出精力和时间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研究,不能深入地挖掘和组建优质教学资源,导致资源的优化共享率偏低。优质课程的推广离不开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然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原因,往往导致课程建设后期网站管理不到位,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网站点击率低等问题,这些都是阻碍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2.4 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通过后期实践体现其现实意义。然而,因为精品课程建设在中、终期考核评价阶段要求较高,导致专业教师将大量精力用于精品课程的考核阶段,对于精品课程的后期的实践应用与宣传推广力度重视不够,力度不够,往往造成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的“空壳”,并没有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信息“短路”情况严重。同时,很多学生不清楚精品课程建设,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建设完全陌生。

鉴于以上几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利用率较低,所以反馈信息有限,其现实作用无从发挥,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精品课程建设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增加上课的趣味性

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这门专业支撑课,授课教师提前把汽车传感器和执行器相关的视频和教学文件上传到相应的精品课程网站上,让同学们上课之前提前预习,并每周定下固定的时间为该门课进行答疑,有问题的同学可以通过微信、QQ或到专业办公室进行答疑。在上课的过程中,按照入学成绩把一个班同学“蛇形”分成4-6组,尽量以案例的形式提出问题,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让大家进行角色扮演,查找资料和实操间隔进行,上课时不拘泥于坐在或站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之间来回切换,中间穿插趣味性的游戏,提高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同时,通过激励机制让成绩好的同学主动、积极帮助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实现同学们积极互助学习。并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在班级形成互助组,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知识相对弱的同学,使用以强带弱的帮扶形式。

3.2 “双师”授课

针对汽车电子专业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硕士甚至博士,高学历的教师往往具备非常丰富的汽车理论知识和设计汽车的能力,但对于修车可能还是“门外汉”的问题,提出“双师”的概念,同一个班级,理论知识由一位专业老师来讲授,在实训环节增加一位企业经验丰富的实验员做实操指导老师。“双师”有针对性地分工,这样既避免了只有一位老师上实操课时,只能给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上,而另外的同学都需要轮流等候的现象。又可以实现高学历教师和实操经验丰富的老师优势互补。或者邀请4S店技术人员分别讲授“电控发动机综合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由企业专家在整车车间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对企业专家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案例很有认同感,普遍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双师”制的实行既解决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脱节的问题,也能够提高上课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3.3 强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的建设,应该以信息化为手段去推动教学改革,比如使用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教学改革手段,增加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全面改进课程教学效果。另外,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既要明确课程建设主要内容,有的放矢地优化课程资源,扩大资源共享范围,又要使教学内容符合实际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化手段,高效、有序地提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课题组教师在中德项目的基础上除了有效使用虚拟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多种媒介,并且开发了任务工单、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要求、知识点、名词术语、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指导、教学课件、电子课件、演示文稿、习题作业、试题库、参考资料目录、课程教学录像、实训指导等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资源里任务工单示例如图2所示。

图2 任务工单示例

3.4 加强信息宣传推广力度

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顺利、高效地开展,应该强化专业课教师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让广大师生及时、充分地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实施意义,打好群众基础。进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将高学历教师的专业价值和教学技能统一起来,改善教师授课实际效果。充分利用SGAVE项目(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的良好平台,发挥专业老师在德国所学到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三十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精品课程意义。

4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见和反思

4.1 共享资源、提高课程内涵

为了共享精品资源,开放网站,实现功能升级。利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这个特点,让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学习、交流,形成互动、高效的学习风气。共享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点,因此,在知识产权受保护的前提下,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者们应当更新观念,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从实际教学和共享资源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完善精品课程平台,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公开优质资源,实现共享。所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都应该向全国高等院校无条件免费开放,全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由教师参考型被动学习向学生学习型主动学习的蜕变。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促进专业教师教学业务长足发展,从而提高精品课程的质量,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涵的有效提高。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广博而专业的知识,教师教学业务的提升不但需要一定知识的长期积累,而且需要渐进的知识增长和更新知识的机制。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积累教学资源和总结教学经验。同时,教师也应该不定期参加各种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交流会,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提供基础,解决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精品”而建“精品”,真正从课程内涵上提升为精品。

4.2 革新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需要加强高职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强调教师在上课之前知道学生“要什么”和学生在上课之前知道“取什么”。也要充分融入全球优秀的职业教育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模拟4S店的实际工作情景,在培养学生沟通和互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们提前熟悉他们未来的工作场景,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工作。

(2)小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大约30人的一个班级分成6组,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根据故障现象,通过分工合作,小组讨论分析故障原因和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3)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真实故障车辆为切入点,依据车辆表现出的故障现象,学生们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及该车辆维修手册等资料最终给出排故的解决方案,这使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4)头脑风暴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来自定解决方案,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锻炼。

(5)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工作任务,即车辆的故障现象。学生根据这个任务来查找诸如汽车维修资料、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电子图书等资料,自己制定工作计划,然后在教师主持下修改实施计划并分组实施,最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评估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通过这个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升级网络平台和评价体系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应该各司其职,寻找专业网络技术公司为精品课程建设做网站,使专业教师从复杂的网站建设中解脱出来,专心教研。利用网络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熟练的业务能力,使精品课程不断处于更新状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的特点,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方式的同时,侧重学习过程评价。该过程评价包括组内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总评,进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校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在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基础知识缺乏、师资配备不足,网络资源管理不善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充分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增加上课的趣味性、实行“双师”授课、强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加强信息宣传推广力度等。最后,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见和反思:开放资源,共享资源,实现功能转型;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业务发展,实现课程内涵的有效升级;重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建设多元化、立体化教材,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课程网络建设应该各司其职,并实现网络平台的不断更新升级。“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课程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考试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果更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广东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汽车教指委组织的各类比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猜你喜欢
电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ECAS空气悬架电控系统介绍
东风雪铁龙C5各电控系统电路图解析(九)——ESP电控系统上篇
电控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的原理与诊断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