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林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优生优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围产期有专业人员为孕妇提供高质量的助产服务已经成为人们一项很重要的需求。有研究表明,充分发挥助产士在围产期的保健作用,可以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死亡率。助产士在产房肩负着观察产程、正常分娩的接产和处理新生儿的责任,是专业性、独立性很强的职业,其临床专业能力和操作技术与母婴安全密切相关[1]。目前我国中职助产专业实训教学主要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模拟练习的模式进行,这种单项、独立的片段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职业能力,导致培养的学生到临床实习、工作时适应期较长且动手能力差,缺乏与患者沟通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2]。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助产人员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3]。顺应行业的发展,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在助产专业课程改革方面不断探索,本着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原则,在开发中职助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在国内,《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助产领域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助产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在课程建设投入上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对助产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但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主要还是强调单项操作流程的掌握、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不经思考、机械地模仿练习,因此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不能满足对学生疾病意识、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
在国外,助产专业综合技能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不少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制定制度、加强培训来促进助产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外许多医学护理院校引入实用产科多科目专业培训课程,对助产士进行综合技能培训,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产伤及脑瘫发生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世界上每天大约有1 500位产妇死于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其中绝大多数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要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就必须切实提高助产医护人员的职业能力;要培养较强技术型、应用型助产护理人才,就必须深化助产专业课程改革[4]。因此,开发适用于中职助产专业教学的综合技能实训课程,集专项知识技能、综合临床技能、工作情景及过程、现代医疗理念为一体,在学生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各专项操作的学习后,利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化训练,通过教学互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全面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深化中职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国外许多医学护理院校引入实用产科多科目专业培训课程,对助产士进行综合技能培训[5],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均召开相关学术会议[6]。2015年3月5日至6日,全球PROMPT(实用产科多科目专业培训项目)论坛在英国巴斯(Bath)市举办,来自23个国家共计224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这次论坛上,许多代表就本国开展PROMPT课程培训后的情况做了报告[7]。在英国,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还成立了PROMPT基金会,制订国际级通用的培训课程,世界各国知名医学院校纷纷通过引进和开展PROMPT培训,使本国的产科培训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8]。总之,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助产专业临床综合技能实训显得越来越重要[9]。可见,开发中职助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中职助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介于理论授课与临床实习之间的桥梁课程,融入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工作情景和整体医护理念。其将助产技能操作培训与临床产房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加强助产技术操作能力训练,在模拟护患关系的教学情境中培养、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人际沟通、人文关怀、团队合作和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护患矛盾,从而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现代职教理念。
中职助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以《母婴常用临床综合实训流程》《母婴常用临床案例学习指导》两本校本教材为载体,围绕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21个产科、新生儿科常用专业技能操作项目。其中每个专业技能操作项目均由情景案例引出,并配有相应图片,实践操作步骤流程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富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整体性理解,使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临床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教材结构新颖,基础技能、专科技能、模拟情景整体呈现,形式活泼,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贴近临床,并配有微课,便于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
引入全智能高仿真产妇模拟人系统,编辑仿真临床案例,模拟临床进行考核。主考教师借助高端产妇模拟人创设的模拟临床情境,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
本课程的开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根据岗位对助产专业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临床流程为依托,以实用为原则,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参考,构建中职助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细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于2017年秋季学期在我校2016级助产专业教学中开设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为提高学生临床适应能力,于实习前组织学生进行为期1周的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和考核评价。考核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常规操作,结果表明:开展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2016级助产专业学生,其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未开展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2015级与2016级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2015级与2016级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年级2015 2016人数167 138 t P--得分79.66±5.23 82.15±5.98 3.88<0.01
对接收我校助产专业学生实习的13家医院进行调查,评价我校2016级和2015级部分助产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医院普遍认为2016级学生基础好、上手快,实习适应期比往届学生明显缩短,优秀率明显优于2015级学生,见表2。
表2 实习医院对2015级与2016级助产专业实习生的评价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