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瑾,张立明
(1.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各级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都提出了质量要求。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提出,要切实发挥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1]。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其培养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因此,为保证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模式由美国“统计质量控制之父”Walter A.Shewhart创建,之后经著名质量管理大师William Edwards Deming进一步完善,因此又称“戴明环”,是管理界广泛使用的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质量管理模式。按此模式,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运行分为4个环节,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2]。
P(Plan)计划,包括教学质量达成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计划的制订;D(Do)执行,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各项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教训也及时总结,积极改正避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4个环节不断循环反复,每循环一次教学质量便提高一步。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不断循环运行,持续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文件精神,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将教学质量生成的五大环节(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作为5个纵向层面,五类主体(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作为5个横向层面,结合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形成“五纵五横一平台”的立体化、全方位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见图1。
图1 “五纵五横—平台”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决策指挥系统负责制订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总体计划,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本校现有条件,科学、统筹制订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总体计划,并通过组织学习、开展研讨等形式,将总体规划落实到全校各部门,让每位教师将内部质量保障工作贯穿到教学全过程。
质量生成系统涵盖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各类教学标准(包括课堂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设计质量标准)、考试(考核)标准,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职业院校应在进行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教学实施过程的制度和标准,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资源建设系统主要指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两方面。在人力资源方面,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四阶梯培养,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资源方面则应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建设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库。
支持服务系统泛指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的保障系统,主要包含:(1)校企合作系统,开展订单培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布局,为“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2)社会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除学历教育外的技能培训工作;(3)生活服务系统,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校园环境,为教师工作、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
监督控制系统分为由督导部门牵头的监督系统和由教务部门牵头的控制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由教学质量督导部门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督导组组成,主要负责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价等工作。教学质量控制系统由校级质量控制部门(教务部门)、二级教学单位质量控制组织和教研室组成,主要负责教学质量规划的执行、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控制与改进。
在学校层面:(1)合理设置部门、岗位,明确分工和责任;(2)层层推进、落实决策指挥系统指定的总体计划;(3)积极推进各部门自主诊断与改进,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常态机制。
在专业层面:(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合理设置专业;(2)设立由企业专家和院校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3)定期进行专业诊断和改进。
在课程层面:(1)针对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达成人才培养目标;(2)科学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制订落实科学、规范、可执行的课程标准;(3)积极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在教师层面:(1)成立教师发展指导委员会,分年度落实教师发展计划、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引进计划,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教师轮训制度。
在学生层面:(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标准配备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辅导员;(2)创设符合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成长环境,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制度、招生就业、考试考核、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灵活变通、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提供基本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社会评价、学生信息、补充数据和案例分析等12个模块、100个子项目,直接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为职业院校诊断与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依托平台提供的数据,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调整目标、标准及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