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如顺张磊(.苏州工业园区星州小学 江苏 苏州 508;.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苏州 508)
竞技体育充满未知性,这是成为竞技体育让人疯狂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物质生活的提升,竞技体育发展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世界各国竞技体育发展不容小觑,尤其是体育强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更是令人嗔目结舌,使得中国竞技体育一直处于追赶状态。竞技体育强国来看,无论是运动项目水平的发展,还是项目背后技战术的进步,或是深层次科学研究的突破,都为竞技体育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就田径项目而言,田径是运动之母,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洲际综合运动会上,“得田径者的天下”,田径项目囊括小项数目或是金牌数量均是最多的。美国作为体育强国,无论在哪一届奥运会上,田径项目一定是他们的优势,这成功的帮助美国队在金牌榜上傲视群雄,这不的不令人深思。故而,众多学者针对美国田径训练手段、方法上进行研究,寻找与本国训练不同指之处,寻求差距所在。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在田径项目上与美国田径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故而中国田径运动员前往美国集训已成为常态。本文以苏州大学2018级体育硕士,田径女子400m运动员赴美国集训中一周的训练计划为研究对象,分析训练内容和方法,探讨中美田径训练的异同。
当今世界田径的发展非常迅速,世界各国都在不同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田径强国主要还是分布在欧洲、美洲和非洲。而不同洲际具有不同优势项目,以美国为主的美洲主要是短跨、跳跃项目,非洲国家主要是中长跑项目,欧洲国家则相对比较均衡,不同项目都有争夺世界冠军的实力,而亚洲国家与之相比则逊色不少。中国田径项目近年来发展是稳中求进,在短跑、跨栏、铅球、跳远等项目上均有不斐的成绩,但是与美国、德国、牙买加等田径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田径逐渐走出低谷,从国内和国际大赛的比赛成绩、名次看,中国田径运动技术水平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徘徊期后逐渐出现复苏迹象。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为中国田径拿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改写了中国男选手在径赛项目上与奥运会金牌无缘的历史,并且在后面打破了尘封多年的跨栏世界纪录。但是自身发展不平衡,与世界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在一些项目上能够与世界高手相媲美同时有争夺金牌的实力,但是项目数量屈指可数。同时能够与世界选手竞争的项目较为分散,不均衡。并且还存在中国田径选手在大赛中发挥失常现象,以雅典奥运会为例,52名中国田径选手参加31项比赛,仅有3人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占参赛人数的5.7%;4人创造个人年度最好成绩,占参赛人数的 7.9%。可见中国田径运动虽有进步,但是总体与世界田径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能够与世界竞争的项目过于分散,不仅不能给世界选手带来压力,还对中国田径自身发展造成不集中的缺陷。
根据世界田径发展的状况,中国田径也不甘落后,时刻注重创新、改进,以期达到世界水平。近年来,中国田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女子长跑,铅球等项目也登上过世界高峰。她们在训练方法上也充满了创新精神,例如女子铅球项目,她们转变了铅球是纯力量性项目的传统观念,而更新为应是速度力量性项目。在训练中既使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其目的也是使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转化成速度力量。训练中精选和简化发展上肢、躯干、下肢以及全身的速度力量训练手段,使直接专项能力得到提高等;还有就是女子长跑项目,她们注重恢复和营养的补充,他们不仅找出了训练与恢复之间的规律,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员大负荷后血色素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还有“以短促长”、“以长补短”是她们成功的又一原因。不仅如此,在奥运会之前还针对大周期训练方法进行了创新。当然不仅是训练方法手段就有创新精神,在训练理念上十分注重创新,例如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与自主控制特性;“板块说”与运动训练的关系;运动适应性中的量和质的重新定位等,这些都是理念创新的表现。
虽然中国田径发展时刻注重创新,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无论是现阶段训练科研水平,还是在训练手段等方面与美国等田径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现阶段田径发展主要还存在基层训练水平不高;科训结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训练与竞赛互动效果不明显,田径运动竞赛制度有待完善;运动员的选材还是以经验选材为主,科学性不强;田径运动总体技战术训练水平不高;运动员比赛能力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始终牵绊着中国田径发展,使中国田径项目与世界田径强国相比,还处于下风。
中国田径项目发展逐渐与世界田径强国缩小差距,在男子跨栏、短跑、跳远、调高,女子长跑、标枪、铅球等项目上已经具备与世界田径强国竞争的实力。但是这种实力显得不稳定,第一个不稳定体现在项目上,具备竞争实力的项目不能始终保持竞争能力;第二个不稳定体现在运动员发挥上,具备竞争实力的运动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能保持竞技状态。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中国田径项目一直相对比较被动,在训练、科研等方面始终与世界田径强国存在差距。笔者根据国内短跑运动员赴美国训练周计划展开讨论,分析国内外训练的异同(见表1)。由于美国田径发展比较早,所以美国田径的训练理念,水平也较为先进,但是透过一周训练内容也不难发现与国内训练存在相同点。首先中美在每周训练周期安排相差不大,都讲究劳逸结合,训练与休息相结合。美国训练是周一至周六训练,周日休息、调整。其次是课时训练结构基本相同,从准备活动、热身活动开始,接着进入基本训练部分,再到结束放松部分。最后训练内容来看,中美在训练内容上差异不大,无论是专项训练还是力量、素质训练,基本内容差别不大,短跑运动员基本是围绕速度、速度耐力、爆发力等展开训练。
透过一周的训练计划,不难发现中美田径训练还是存在差异。首先美国训练更加讲究训练内容的量化,这样可以让运动员了解的更加清晰。同时美国训练讲究课时训练的时效性,注重效率而不注重训练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完成高质量训练,训练课安排的强度、负荷、密度与国内同等水平运动员训练课的安排存在差异,相比较而言,他们的训练课安排的强度较小、负荷较大、课的密度较大。还有美国训练注重有氧能力的训练,在一周训练中包含两次有氧训练,运动员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作为运动基础,这在实际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避免伤病频繁出现的有力保障。其次是力量素质训练存在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力量素质训练比较注重全身力量训练,在器材使用上避免大杠铃、重器械训练,在练习过程中,较为注重练习质量,多采用轻重量多次数的练习,以避免竞争性的最大力量负荷的练习保护自己,并且每个训练周期中力量练习的侧重点也不同。再有及时美国比较注重全身力量训练,其次才是提高专项力量训练,通过提高全身力量素质来提升专项肌肉力量的使用效率,练习内容精准的针对肌肉具体部位展开,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不同的练习对同一块肌肉的不同部位进行刺激,从而避免了单一刺激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单块肌肉整体力量的挖掘和募集;核心力量训练更注重核心稳定性力量,从而使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利用率更高。
综上可见,中国田径发展逐渐向前发展,与美国的差距也在逐渐所缩小。从训练内容中不难发现中国田径训练逐渐向美国等田径强国靠拢,从训练手段、理念等都逐渐接近田径强国。但是差距依然存在,从训练安排、训练内容组合、训练精准性等方面依然讯在差距。
表1 国家队田径女子短跑运动员美国训练周计划
中国体育大国走向中国体育强国,竞技体育责无旁贷,田径作为“运动之母”,在竞技体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奥运会还是洲际综合性运动会等,能够在田径项目上拥有绝对优势,可以说就在金牌榜上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国家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中国竞技体育逐渐向世界强国发起挑战,田径项目也能够在世界舞台登顶。但是要清晰认识到与世界田径强国之间的差距,通过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派往美国等世界田径强国学习这一途径,一方面可以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到先进的训练方法、理念等。中国田径发展必须要加强运动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还要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不同项目上均衡发展。加强田径发展,推动竞技体育进步,从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