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

2019-04-08 01:09徐芹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创新

徐芹霞

[摘   要]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更需要教师多加关注。中职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身心发生的变化,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干预,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6-0095-02

一项调查显示,近30%的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健康成长最大的障碍。当前,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自私、冷漠、任性、偏执等。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学生大多都是从初中直接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他们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和困难,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有清晰认知,准确把握学生性格特征和心理认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微妙变化,进行及时有效干预。

一、案例剖析,强化学生自我认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案例展现出来,学生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在案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在教师多元化的指导中,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中职学生年龄都在十五六岁,他们更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案例。专业心理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案例讲述相关理论知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不妨借鉴这种方式,运用案例剖析心理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常识的积极性。

班里的王某总是看不起别人,爱嘲笑人,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为了让王某对自我有清晰认知,教师借助《今日说法》中的一个案例教育全班学生:陈某因为着急上厕所,不小心撞倒了杨某,陈某急忙把杨某扶起来并道歉,但杨某依然不依不饶,非让陈某跪下给他道歉,陈某一气之下,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了杨某……学生听后,互相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选择是关键,恰当的案例能够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如果案例选择不恰当,将会严重阻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要精心筛选案例,尤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寻找学生身边的例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感到亲切,才会更愿意投入案例分析中。

二、专家讲座,净化学生心灵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情绪积极乐观、有环境适应能力、有幸福感、积极交友、对自我有清晰认知、能夠有效沟通,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初中阶段,学生课程学习相对紧张,他们的生活比较充实,没有时间胡思乱想。进入中职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大量自主的时间与开阔的空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容易胡思乱想,对生活充满迷茫。此外,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存在怯懦、自卑、抑郁等性格缺陷。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多元视角出发,尤其要请来专业人士,让他们帮助学生梳理心理问题,打开学生心结,净化学生心灵。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爱情是非常渴望的。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生都想谈恋爱。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校邀请心理学专家到校做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矫正。学生听得格外认真,讲座结束后,有的学生还主动与心理专家交流,向专家倾诉自己的苦恼。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情感困惑,却愿意与心理专家倾诉,这是因为心理专家掌握专业知识,能够从专业角度给学生更多的建议。

有的学生虽然存在心理问题,但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专家的讲述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主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迅速矫正了学生存在的心理缺陷,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心理辅导,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的心理就会产生变化。学生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心理问题和缺陷自然消失。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体的自我意识、心理素质有关。健康乐观的心理能够使个体呈现出积极态度,促使他们进入良好学习状态。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需求呈现出复杂性特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综合多元因素进行考量,适时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心理困惑。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发现班级里的李某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但她性格孤僻,从来不与班级内的其他学生交流,也没有朋友,内心的喜怒哀乐从来不会表现出来。为了对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师私下与她的同学进行交流,对李某进行全面了解。原来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父亲早早离开了她,母亲改嫁,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养成了自卑、胆怯、孤僻的心理,从小到大她都没有什么朋友。教师主动找到她,与她交流沟通,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发现她非常孝顺,这是她身上的闪光点,教师以此为突破口对她进行鼓励、赞扬,李某逐渐对教师敞开了心扉。

生活和工作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的心理自然会产生波动。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解开学生的心结,时间一长,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生。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必须细致谨慎,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波动和心理障碍,了解其心理需求,对其展开心理辅导。

四、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实践体验是一个人实践、认知和情感升华的过程。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感官被调动起来,形成个体的态度、个性和信仰。在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侧重理论说教,忽视学生自身感受,缺乏实践活动。学生没有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体验自然难以形成。这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学习比较枯燥,不愿意参与到实践体验中。教师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的束缚,必须设置多元化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心理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也极大促进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开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对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漠不关心,班级荣誉受损时也不在意。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联合兄弟班级,设置了一项拔河竞赛的集体活动:每个班级选出三男两女组成一个小组,一个班级选出五组,并给小组编上序号,每个小组与其他班的对应小组开展拔河比赛。经过激烈的比赛,一组输了,其他小组的学生嘲笑他们,二组学生上场,结果他们也输了。因为采取的是五局三胜制,如果再输一局,自己的班级就要输给兄弟班级了。这次学生没有幸灾乐祸,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终于在第三场比赛中,三组赢了。学生显得格外兴奋,他们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借助集体活动,学生深切体会到班集体的力量,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

设置集体活动时,教师要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行人性化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特点,丰富互动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心理游戏、心理情景剧等都可以成为集体活动形式。多元化的集体活动,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使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强大凝聚力。

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是不容回避的。教师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进行针对性引导。案例剖析,能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事例中了解心理问题相关知识,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专家讲座、心理辅导课程、集体活动等都能给学生提供帮助。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维度,帮助学生摆脱不良心理羁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创新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