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兰
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教师指导下才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因此,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不是“知识的容器”,不应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知主体,变“教”为“引”,变传统的演员角色为导演的角色。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3.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小结。
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又分哪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措施,必须省时、有力、有效;2.必须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3.必须精心设计课堂训练题,训练题要具有典型代表性,难易适中,符合新的中考思路,必须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
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挤掉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只能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而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把训练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训练中自动生成新知。
1.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有效作业的前提之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留作业,学生愿意选择有所挑战、有所变化的事物,所以要紧紧围绕这一训练核心给学生留一些有创造性、有训练价值的题目。
2.教师采取多变而富有挑战的形式,围绕训练点,留少而精的作业。留有思维价值的题目;留课堂中核心训练的题目,以反馈其训练过程的有效和训练目标的达成状态;把握好学生高效写作业的时间。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和强矫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上好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索。课型创新、组织形式创新、过程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板书设计创新、教学语言风格创新等。既要有所创新,又要课堂教学轻松,教师必须备好课,所以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笔者认为备好课主要备以下内容:1.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和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2.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教学,学生如何学。3.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4.备自己。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是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因此,要潜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1.要精心设计导语。一段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如在讲授《雨》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刮风下雨时的情形,这一常见的情境学生都能说出点东西,这样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此时再问学生:“风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能够激起学生了解课文并进行阅读的兴趣。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是哪里?”等,使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但要注意到,提出的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浅容易引起学生浮躁。3.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如可以结合学生年龄和教材特点,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为学习课文内容和养成阅读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在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与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正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促进教学方法、策略的改革与创新,利用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