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梅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不断改革中,教学目标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在现有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注是对于学生思想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与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应用的是应试教育,因此对于分数的关注依然很强,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依然是大量做题与刷题,并进行习题的归纳与总结。但是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总是感到枯燥与乏味,导致其很难取得更多的成效,主要原因是其难以理解习题中的各种知识的融合,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就是针对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所进行的探讨。
1.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常遇到问题与疑问,需要教师与其共同解决,这些疑问与问题称之为数学问题。对于这些数学问题不断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在不断创新与思考的过程,更是有效帮助教师重新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反复创造的过程。因此,数学问题对于学生与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数学解题能力,是在对于数学问题的不断求解中所形成的思想与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可以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与问题思考中,更好地进行引导与创新,并且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
2.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分数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但是,对于数学的注重不能只是因为分数的重要性,更是因为在数学学习中所形成的思想对于整个高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与能力,并且可以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其解决其他学科习题的问题。学生在掌握这种能力之后,可以帮助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应用简单的方式掌握知识。
1.受到数学问题本身的影响。在高中数学习题中,习题种类十分多,如理论题、实际运用题、计算题、思考题等,这些题在进行求解过程中都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目的都是对于问题的求解。而对于问题的求解,则可以考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并且在各种问题中,问题与其所依靠的背景、文字表达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与状况。比如,一些实际应用题中会应用大量的文字进行叙述,学生在进行问题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干扰,这就导致学生会因为一些无用信息,使其解题过程出现错误。
2.受到数学知识结构的影响。人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会因为自身的学习,形成一个独特的知识结构,我们称之为数学知识结构。在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会同自身数学知识结构中所具有的相关思想、经验、知识等相结合,然后相互进行不断的完善,完善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但是在进行相互结合中,学生也会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于知识进行相应的选择,导致知识体系的不同,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差异。
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题海战术,这种方式往往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且运用的时间较长、过程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难以产生兴趣,不愿意进行学习,导致学习与教学的效果低下。针对于这种状况,教师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舍弃传统的题海战术,选用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
2.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进行习题解答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整个习题进行审阅,学生在审阅过程中,要找到其中的各种隐含条件,从而达到满足整个习题解答的条件。在众多习题中,有着非常多的干扰文字与条件,导致高中生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应用错误的条件,导致问题的解答出现错误。此时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可以更好地提取出正确的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3.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解题,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知识的讲解只是其中的基础部分,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只有将知识牢记并灵活应用,才是整个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地应该将教学中心放在对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才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习题解决时,更加灵活地应用知识,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思维中。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时,就可以有效地达到相应目标。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量巨大,习题形式不固定,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不能依靠题海战术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用更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思想,让其举一反三,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层面,更多地学会应用知识。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数学水平,达到真正的优质教学,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