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林
(双流区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200)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院120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及镇痛情况。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全部患者均已经过我院确诊,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以随机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36例和24例,年龄为(66.4±13.2)岁;常规组中,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37例和23例,年龄为(65.7±14.0)岁。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本次研究,全部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对比。
1.2.1 常规组患者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0.0 6 m g·k g-1,之后给予患者所采用的剂量为0.04 mg·(kg·h)~0.20 mg·(kg·h),并进行持续输注。
1.2.2 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泵入的方式,输注时间为10 min,输注速度为1 μg/(kg·h),之后给予患者所采用的剂量为0.2 μg/(kg·h),并进行持续输注。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唤醒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进行对比。
疼痛情况判定标准:根据VAS评分分级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可耐受;4~6分为疼痛已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为疼痛强烈难以耐受,对患者的食欲和睡眠产生严重影响。
使用SPSS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
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7±0.85)分和(4.95±1.11)分,唤醒时间分别为(0.34±0.04)h和(2.27±0.15)h,机械通气时间为(27.22±1.08)h和(34.05±0.62)h,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唤醒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唤醒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s)
组别 n 疼痛情况(分) 唤醒时间(h) 机械通气时间(h)实验组 60 2.37±0.85 0.34±0.04 27.22±1.08常规组 60 4.95±1.11 2.27±0.15 34.05±0.62 x2 13.544 11.426 10.738 P<0.05 <0.05 <0.05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普遍处于高应激的状态下,且需要受到多种侵袭性操作,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此情况下,给予患者进行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7±0.85)分和(4.95±1.11)分,唤醒时间分别为(0.34±0.04)h和(2.27±0.15)h,机械通气时间为(27.22±1.08)h和(34.05±0.62)h,P<0.05。
综上我们认为,采用右美托咪啶对患者进行镇静和镇痛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唤醒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