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勤
我先从字面说,帮扶计划就好比扶贫计划,计划制订的依据就是学生成绩。谁来帮?谁需要扶?一目了然。有老师认为是一举三得:帮助了学困生,优生得到了锻炼,同学友谊得到了巩固。但事实如何?我看那叫作一举三失:打击了优生的学习热情,没能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因为他要解决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啊!所以我说,这个帮扶计划,是一个有些荒唐的教学手段,我不看好它。
首先,优生和学困生的划分本就缺少科学依据,即使从考试分数看,也是一个动态的群体。这一次考得好了,并不代表下一次就一定还是好。所谓优生和学困生,主要的划分依据是语数英成绩,但这与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倡导的全面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很多语数英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往往在其他非考试科目上有突出的表现。特别是语数英也并不是全不好,它会呈现出多种样态,因而就给学困生的界定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其次,大多数情况下,所谓优生,自我认同上也并不非常自信。因为目前考卷编制还非常不规范,尤其是小学阶段,由此导致考试的信度低下。我就多次见识过平时语文素养一般般的学生竟然考过了一直很棒的学生。这在语文学科上屡见不鲜。如此这般也让一些所谓优生不敢“自我认同”,除非极少的学霸式学生。所以,你就能看到有些老师“确立学困生颇伤脑筋”。一是大家不能很自信,二是很多学生不愿自甘落后。教师让学生自我确认是否需要帮扶,就能看出刚开始举手的挺多,但老师要求大家再想想,立马就有了大变化:从一开始的举手挺多到后来小手都缩了回去,这就很能看出大家对于什么叫优生和学困生的认知迷茫。
第三,顺着优生和学困生这样的思路,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目前的教育是竞争性的、淘汰性的,失败者是多数。所以,如果老师问“自己觉得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请举手”,一下子就有很多人举手,在竞争性的学习面前,人人自危是常态。小学阶段,这样的竞争性可能会被教师同学友爱、助人为乐等道德教育而遮蔽,到了初高中,尤其是毕业季,恐怕没有学生会真心帮助自己的竞争对手吧!即使有同学因成绩太差而没有资格成为竞争对手,也基本不会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做那个帮扶计划!至于家长,也更加不会同意。
第四,帮扶计划的美好一面其实是教师自己臆想出来的。很简单的道理,任何计划的实施都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但对于学生而言,一节课一节课都有课程表编排好了,计划再好,没有时间来实施也是空话。时间哪里来?把专业课拿过来吗?放学后留一节课吗?很荒唐!这怎么可能?
最后,作为帮扶计划的实施主体,优生和学困生,本是平等意义上的伙伴关系,现在被这个帮扶计划分出了彼此和优劣,伙伴关系不再纯粹,矛盾自然不可避免。再说了,所谓优生,也就是学业成绩好而已,他们也还是孩子,也是需要玩耍的啊!退一步说,优生即便愿意奉献,可他的学业优秀并不意味着就具备教师的教学能力,你叫他帮他也不会帮啊,任务压下来,要么不会教,要么教不像,时间一长,干脆敷衍或者给他照抄了事。
我的话说到这里,会有很多迷信帮扶的老师来责问我,难道学困生就一直让他们学困下去吗?依照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好学生基本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同样,学困生也基本跟教师关系不大。
学困生还有一个名字叫问题生。问题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探讨过教师工作的边界问题。在学困生或者问题生面前,这样的边界值得大家重视。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我感觉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困孩子背后的那个家庭。——这就使得学困问题几乎无解!
学习理论还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认知行为。作為学习的主体,如果他自己不上心,别人再努力也是白费劲,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
当然,在林林总总的学困生中也有学生是由于一时悟性没到,或者是生病把功课落下了,又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妥,等等,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学困,教师对症下药就可以了,不必借着帮扶的名头把这样很专业的问题假手所谓的优生去完成。
还有一点想要说的是,不管学困生如何成绩差,教师都不要羞辱他们。你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你时刻带着期待的教育情怀就很好了。学困的孩子其实也是着急的——这样的着急是他们自我奋进的正能量。但也有孩子不着急,这样的“异端”你也要包容。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雄鹰展翅高飞固然很好,蜗牛不急不躁也未尝不是一道风景。参天大树能够给我们遮风避雨,小草小花也同样能让我们的生活顾盼生姿。俗话说,谁也说不准哪一朵云彩会下雨。读书时候不出彩,大器晚成也不是不可以。要知道,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科学家,就曾经被贴上了无可救药的标签。如果那时候也有帮扶计划,毁了一代天才也未可知呀!
课上多留意,经常给机会,充分激发学困生向善向上的内驱力,此乃正道,此乃教师的分内之事。总结说,我不看好学生之间的帮扶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