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健
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学科,顾名思义,指的是语言和文字的科目,语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比较低,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打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重成绩,忽视素质的培养 初中语文虽然是考试的必考科目,但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正面思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将提高课业成绩作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忽视了其根本目的,没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这种教学理念是错误的,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素养的提高十分不利。另外,这种成绩至上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的思想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多初中生都将提高成绩作为了学习的主要目的,却忽视了在该过程中进行自我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在该过程中逐渐僵化,在学习时不是获取知识和享受之事,而只是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无益处。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强 自从我国实行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了验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工作都要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开展,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很大影响,在教学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仍然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始终被动接收,渐渐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挥,这不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
3.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那么教学质量就得不到提高。当前我国教学改革已经逐渐深化和发展,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可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素质不足,无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高,业务能力不足,无法对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拓展,这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1.营造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想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必须要先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营造教学情境之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将其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时也需要注意对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应用,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图像和视频的播放,进行辅助教学,这样能够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比如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教学中,虽然文章内容描写已经十分详尽和生动,但是毕竟是文字,所以对学生的想象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可能难以对其深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寻找与图像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了解鲁迅先生所描写的江南水乡风光,从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丰富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是想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新型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探究教学、趣味性教学和翻转教学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诗词《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组都对诗词进行分段朗诵,然后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全组进行汇总,对整首诗词的意境进行深入探究。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收集描写雪的其他诗词,然后通过诗词之间的对比来体会该诗词的意境,从而加强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对其的理解。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语文教学工作的目的被混淆,加上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时过于被动,而教师的素质又难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该问题,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教学情境的营造,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