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和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2019-04-07 16:39胡雪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题初中语文素养

◎胡雪凝

引言:小课题研究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传授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相互促进的过程。老师通过在教学过程对自己教学位置的调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成长。

一、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小课题研究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和研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让教师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加具有魅力[1]。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有:

1.小课题研究具备了灵活性的特点 在课堂中运用小课题研究通常是教师和学生,而在课后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合作。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进行自由组队,然后对某个问题进行针对并深入的讨论,这便是小课题研究的一种具体的应用形式。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学习的技巧与方法[2]。在后期还要对学生新掌握的合作技巧进行培养才能让学生根本上掌握。

2.小课题研究具备了针对性的特点 以前的语文课教师容易将语文课变成了工具课,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人文性的参与,这样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法达到深层次的理论教学,同时,还缺少了情感与价值观的传达。针对性的教学特点便很好的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小课题研究由于是对某个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因此可以同时兼顾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保证了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关于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会好奇“朱自清为什么会流泪”,通读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对其父亲的复杂而深厚的情感,那么学生又会发问,为什么作者一个大男人会对这样的小事如此细腻且充满深情?这一连串的问题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由此可以产生一个研究课题,围绕作者的细腻情感的产生而展开研究。虽然“朱自清为什么会流泪”这个课题立意简单且直接,但是同学们对这样简单易懂的话题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学生会在搜集资料,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对朱自清的人物形象有更加明确的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小课题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3.小课题研究具备了操作可行性的特点 小课题研究相对于以往的课题,研究方式对于操作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以往课题研究都是从确定研究方向、产生研究思路到明确研究计划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分析,这整个过程都对操作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让一些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教师往往手足无措,小课题研究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小课题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过程不会太过于复杂化,从初期题目的确定,中期材料的收集整理,后期的分析总结,都对操作性的要求进行了降低。正是如此小课题的研究往往成效显著。

二、小课题研究对教师成长的积极推动作用

1.对教师专业性培养的帮助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仅仅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足以适应新课标的改革了。初中语文小课题研究表面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实质上是对教师专业性能力的考验与提升的过程。小课题研究便是对教师专业性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2.教师研究素养的培养能够被重视 初中教师很多对专业的研究素养提升不重视,久而久之便没法发挥作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研究素养成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小课题研究由于其具备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对教师提升研究素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教学能力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扎实的基础教学知识。因此教师更要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对其本身的教学能力进行提高。

4.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需要从源头上改变 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失去创新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应当从小课题研究这一重要方式入手。例如针对某个古汉字,语文教师可以从词源、音韵、音律、字形等多方面进行立项,展开研究。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能够将原本晦涩艰深的古汉语课程变得丰富生动,让教学活动变得精彩。把握好小课题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小课题研究对语文老师自主能力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意义。

三、结语

教育的质量除了一部分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外,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和对新型教育方式掌握不到位,那势必导致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小课题研究凭借其互动性、高效性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愈发的得到应用,其推广有利于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题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