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芳
随着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在深入分析我校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笔者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创设生动、直观、有效的教学情境,实践证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帮助中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能帮助我们历史教师激活课堂教学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的不足,很难对有些历史事件进行深刻体会,无法理解学习的内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导入人教版初一历史《秦皇扫六合》这节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李白的《古风》诗朗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秦王是指谁?他是如何统一六国的?统一六国后,他如何去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在中国历史上,对秦始皇的争议非常大,我们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学生一下子就被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所吸引。为此,我们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堂设计的需要节选一些的历史影视资料,将其展现给自己的学生。对于影视资料,学生的兴趣往往比较浓厚,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明显提高。
历史故事是指与历史上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历史故事是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一些历史上发生的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我在讲初中历史八年级《鸦片战争》的教学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林则徐虎门禁烟的相关历史故事,在故事的中我突出了对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赞扬,穿插讲述了林则徐在苏州为官期间,亲见鸦片的危害,开始力主禁烟并不断上书疾呼,逐渐形成其禁烟思想。学生通过历史故事,理解了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体会到是一种作为伟人的责任,一种为国为民、心系祖国的精神。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延伸故事情节,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历史教学如果要告别“烦闷”,奔向“鲜活”,就必须做好学情分析,建造起学习历史的浓厚氛围。单纯的讲课会让学生感到和自己没有关系,这些人自己并不认识,所以没有什么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朝代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味当时历史人物的各种活动,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一段历史。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分封制”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扮演角色、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首先,在第一节课时提出下次上课需要让同学扮演角色对课程进行讲解,并确定好扮演人选,主要演员包括周天子、其嫡长子、其他儿子以及侄子、一些功臣及贵族后裔,让他们了解课本进行充分的准备,等待下次课的表演。这时,无论被选中需要表演的同学还是未被选中的都会进行准备,以期待一场精彩的表演。其次,当到了表演日,周天子和嫡长子的首先出场,进行表演,当他们进行完对话后,学生可以自然地得出分封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有着森严的社会等级。最后,进行周天子和其他儿子侄子、功臣和贵族后裔之间的对话表演,配合背景音乐,学生很快的融入到当时社会情景当中。在他们整个表演的过程中,笔者适时提出一些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表演与观看中积极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表演,会查阅更多历史资料,会认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会促使更多的同学去相互合作,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历史图片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更加喜欢课堂上看图画。为此,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有时可以以图带文,制造悬念,甚至有时可以利用一些漫画来再现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来提取历史信息。如,讲到二战是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我出示了一幅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漫画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一语双关。中间人物希特勒给予了丑化,它代表法西斯国家德国。右边那只手根据手上袖章,它代表的是苏联,地图上苏联是在德国的东面。左边两只手根据手上袖章,它们分别代表的是美国和英国,地图上英美盟军是在德国西面进攻德国。当时我提问学生,从这幅漫画中,我们获得了什么最主要的历史信息?希特勒是发动世界大战的元凶?希特勒死有余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热烈的讨论起来,后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分析得出:各国联合起来,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打败法西斯国家的主要原因。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图片漫画把枯燥的历史文字叙述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使学生记忆深刻,这对学生理解历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他们就会有一种渴望达到目的、解决面临的问题的需求。历史课程记录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事件,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些事件既好奇同时又感到非常的陌生。所以,如何巧设问题情境,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对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例如,在部编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时,我把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视频、音像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制成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占领了东三省的野蛮行径;有扶植伪满洲国,溥仪粉墨登场的丑态;更有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一幅幅铭心刻骨的画面,同学们震惊了、悲愤了……这时我提出:日本为什么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这一态度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为什么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问题一出现,课堂的气氛一下子被带动起来了。同学们立刻认真研读学案,阅读教材中的相关补充材料,以获得有效信息。最终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研学课本图片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初中学生年龄与心理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问题场景,重现当时历史情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激发情感共鸣,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激活历史课堂的活力,彰显课堂教学的魅力。为此,我们每个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所教内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情境,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