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厚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高中物理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呈现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的教学形态,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凸显,致使学生处于动态学习的状态。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的吃力而枯燥,而教师教的忙碌而无效果。这种“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的物理教学状态,强调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让学生接触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物理知识中有所呈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情感距离,而且延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以一个新的视角认识物理,发现物理学习并非那么摸不到边际,而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对此,教师要善于将实际生活元素导入高中物理教学之中,进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常识,对所要研究的知识产生基本的认识,这点对于教学的有效开展非常关键。对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替换式”教学,也就是将生活中的要素如“小轿车”作为实验“用车”等等,这样就将实验拉近到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快乐。所以说,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将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形象化,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应强调师生角色的转变,以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仍需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不断地践行新课程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承担着整场“戏”的唱演,而学生更多的是“聆听者”,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所以,针对传统的物理教学形态,转变师生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与活动者。学生一旦成为学习活动的“活动体”,更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例如,在“抛物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当当“老师”。不过,学生在当“老师”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就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如“抛物运动的定义”、“抛物运动的加速度”、“抛物运动的运动轨迹”,等等。在基本知识的梳理之后,学生便可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并在当“老师”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脉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以说,这种师生角色的大胆转变,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生、自主探究中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是培养学生良好物理情感的重要体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反思”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反思,并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完“牛顿第三定律”的课程之后,教师便可积极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1.在“力”的学习中,要全方位认识力,特别是力的若干小细节,在学习中应更加注意,这也是考试的重点。
2.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进而对力的表现及差异进行总结归纳。
这种在反思中学习与成长的状态,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肯定、鼓励或批评,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是过程的参与者和活动者。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考试成绩的追求,以至于“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对此,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全新的教学面貌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