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2019-04-07 15:54谷苏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画作人文历史

◎谷苏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人文素养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中的核心和关键,有助于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探讨优化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素养概述

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修养以及思想品德的自我提升,人文素养是学生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学生的个人意志同正确的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结果。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积淀,是由外向内逐步实现的。通过良好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历史与社会文化的熏陶,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拥有人文情怀的过程,人文素养又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理解[1]。

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普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掌握历史与社会事件中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属于被动型的学习,没有真正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产生兴趣,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不可能实现。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和优化,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分析

1.以人文教育为导向,优化整合教材资源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本中所设计到的内容比较广泛,人类意识是初中生人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对初中教材历史与社会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将人类意识作为整合的线索。充分挖掘教材中体现的和隐含的人类意识。例如英国在1918年时通过的《人民代表法》,教材当中并未就公民意识进行强调,然而通过历史与社会事件的树立能够看出当时社会背景下英国公民意识的逐步确立,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线索,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向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讲解和教育,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情怀[2]。

2.挖掘教材知识的隐形价值,提高学生积极性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大部分是文字的叙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图片以及图片注释等,特别是注释当中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在课后部分中还有课堂测试、活动建议以及知识链接等,若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则可以提炼出一些课本外的隐性知识,将给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的优化带来极大的帮助作用,能够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分析“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长廊”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大部分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特征,通过阅读文字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情境,而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就可以比较直观的进行学习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的分析、讲解和引导,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表达和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与社会知识,逐步的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养。再例如讲解中国唐代的画作特点是,可以首先通过抽象性的讲解,向学生描述唐朝社会的繁荣景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着图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欣赏画作《送子天王图》,该画作是吴道子所创作,画中对释迦摩尼的生活和形象进行了描述。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唐代画作的基本特征,通过理解作品,感悟唐代的社会风貌,这将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分析,将有助于提升其人文素养。

3.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师生情感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并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优化,逐渐的感染学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更轻松的投入到学习中,进行自我思考和分析。例如在讲到“辛亥革命”这节内容时,尽管革命取得了成功,但是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教师可以以该事件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袁世凯进行人文的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补充,使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历史与社会现象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语:在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顺应新课改发展和要求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资源,以人文教育作为学习导向,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主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画作人文历史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人文绍兴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新历史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