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定玉
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做到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尊重,同时还要与时俱进,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解读要做到由浅入深,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实现文本的细化与细读,最终达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反复阅读作品才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内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反复阅读文本内容时,可以根据不同形式的作品选择将自己的不同的情绪加以调动,感受到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做到理解作品,感知作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达到让学生记忆的目的,但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古诗词。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细读与诗歌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内容,去探究蕴含在其中的语言美,从而对古诗词阅读产生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逐渐转变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人格出现偏差。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与自己对诗词的感性认知相结合对诗词的意境加以还原,揣摩置身此境中的作者当时的情感。另外还需根据当时诗人所处的年代和际遇去揣摩诗歌的隐含之意。这些对鉴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不得不全身也地融入诗中进行感发,甚至是借助多方面的材料方能对某一首诗产生独特的体会。古诗词不像其他文学作品那样通俗易懂,也正因为如此,初中生一旦对鉴赏古诗词产生兴趣,说不定一生都会受其影响,成就诗意的人生。
古诗词本身与现实生活存在脱节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讲解当前的历史资料以及作者创作时的生活境遇,不然的话学生很难做到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学习古诗词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充斥着很多新鲜的事物,学生缺乏耐心去逐字逐句阅读古诗词的内容,尤其是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且有着深刻内涵的古诗词更是无法做到慢慢掌握和吸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思相应的画面,在自我情感体验中获得对文本分析的灵感。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能够尽量还原作者本意,教师可以结合史实资料,将诗歌背景以及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介绍给学生,还原文本,创设情境,老师设想,学生联想,营造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在讲解细节时,让学生回答并培养主动探索问题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思维,实现在脑海中一个接一个的创作画面。最后,通过教师的教学去引导学生形成了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诗歌源于生活,同时也寓情于生活,如何将生活中的林林种种联系到诗歌,这就十分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了。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在一直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就是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内化,将书本中带给我们想象、联想、启发化为经验受用自身。想要高效能地“运用”诗词来提升能力,前提是你必须清楚诗歌教学的用意,首先是用来提升自我的,提升的方式是对诗歌的鉴赏,鉴赏就是就是达作者的诗意,重点在于情感上的碰撞,与作者在诗歌思想上能够进行交流,这也就意味着你能够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认识到了作者歌创作的高度,所以我们就可以在与诗歌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逐步地加深对作者与作品的了解,最终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这种独特理解实际上就是自身对与情感表达方式内化以后的独特感受。学生掌握了这种表达方式,也就有了自己创作的源动力。
总而言之,文本细读法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古诗词知识,文本细读法促进学生渗透语文阅读思想,文本细读法促进学生提升主观能动性,文本细读法促进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态度。我们应当不断在与文本细读法中构建更佳的语文古诗词学习氛围,明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挥文本细读法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