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烁
许多家长和学校认识不到中学美术课的重要作用,美术课的受重视程度普遍低于语数外等文化课,且美术欣赏课的授课方式较为沉闷,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效果不明显。本文从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发展状况出发进行研究,致力于提升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生动性。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并不是特别高,一方面是受长久以来“美术课课程不重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类作品带给学生的主观感受不同,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引下不能准确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教师在上课时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去感知体会。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与不活跃,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改善授课效果,必须尽快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准备课堂上所需要的材料,而且需要全方位地考虑到学生的疑问,查阅大量的资料保证课堂效果。根据教材给出的重难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课堂分工。带领学生理解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只是一层,更深层次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欣赏艺术作品[1]。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还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多与学生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感知、去欣赏,用学生能领会的语言去传述。
中学的美术欣赏课重在“欣赏”两个字上。所以教学风格不要求一成不变,而是要学生怎样理解怎样来。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课堂不仅局限于教室,还可以去美术馆、博物馆甚至室外。例如,在欣赏梵高的艺术作品《向日葵》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叙述梵高的生平经历,然后将学生带到向日葵田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向日葵带给自己的感受,再结合梵高的经历体会梵高创造这幅作品时的心情。这种授课方式能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欣赏课的美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学生的心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生动性的前提,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审美观的塑造,对美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而不只是趋于大众审美。
教师在为学生展示艺术鉴赏品时,必不可少的要介绍给这样的艺术品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和事迹简介等,教师可以在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有意识、有目的的去了解这个人、这件作品,在学生自主了解的过程中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对此有了基础的了解,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时候也会有底气,当教师提问的问题恰好是学生准备了的,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被吸引了。教师还可以以小组比赛、课堂讨论、辩论赛等形式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服务。
美术欣赏课着重点在“欣赏”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艺术品真品、实物往往不是我们能轻易见到的,这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有了用武之地。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教学生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时,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展示出这幅旷世之作的局部图或是全面图,让学生初步感知作品,从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课本上没有的作品,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沿用至今肯定有其优势。但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其劣势表现得也较为明显。教学模式老套、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更新、教师的解说过于沉闷等问题,都导致了课堂总体气氛的沉闷不活跃,使美术欣赏课给学生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更新、不断改进。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要完全摒弃,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美术欣赏课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这种情况应该被改变。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中学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刚刚建立的时候,这一时期他们与教师之间的想法存在代沟是正常的,这更需要教师与学生多互动、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比如在欣赏《簪花仕女图》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放一些与这幅作品呈现的时代有关的音乐,让学生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将自己代入到创作背景中去。第一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自主想象作品表达的情感、包涵的意蕴;第二步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去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一步让学生自己去写出来,根据课堂上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总结作品的绘画语言和情感意蕴,扎实掌握所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之中,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当下我国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授课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授课效果差强人意。针对这种状况,社会和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课堂支持,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