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栋章
实验课最难的,也是令教师最头疼的莫过于对学生的管理,传统的实验课,先有教师手拿仪器逐一介绍,教师既要展示仪器,又要介绍仪器构造及每个结构的作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演示实验的过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关注学生的听讲情况,不时地组织教学,距离老师视线范围远一些的学生因关注不够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注意听讲,就急于动手,摆弄仪器,在进行实验时,就不能准确地进行操作,造成操作偏差。借助微课将介绍仪器的构造、结构功能及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学生边观看微课边认识仪器构造然后动手操作,教师在学生实验时,不断巡视每组的实验情况,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姿态给学生以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以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使每个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对于纪律不好的学生,小声提醒,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整堂实验课,微课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为实验课的高效打下很好的基础。
教师在每次上实验课前都会安排实验预习。预习内容除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外,还让学生注意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明确该实验所要验证或解决的问题。由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这种千篇一律的预习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将预习落到实处。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教师将课前进行暗处理选叶遮光和光照部分的实验制作成微课,通过微信分享给学生,指导学生完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家中或课前自主完成暗处理。为课堂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亲自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还能够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获得发现知识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微课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实验准备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自经历实验的完整过程学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
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实验课的重中之重。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实验仪器及构造和功能的前提下,传统教学常规的操作就是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受上课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个演示过程,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掌握每个步骤的实施。而借助微课就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人人学会。教师将实验的过程制作成微课,学生边看,边进行操作,没有掌握操作要领的同学,可以点击微课反复观看,直到掌握。这就为教师腾出了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掌握学情,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成了实验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为关键的是让实验课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目标,改变了传统实验课有板有眼的死板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愿望,实现了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不再被演示的环节控住,而是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情,微课使教师有了分身术,成为学生身边随时随地携带的老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进而可以更高效地把40分钟的课堂时间充分运用于教学当中。
传统的课堂,学生完成了实验,得出了结论,教师再强调,总结就完成了。笔者在教授七年级实验课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在课结束前展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在光下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先让学生设想,导致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学生大胆猜想,有学生说收集二氧化碳用透明塑料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消减,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导致植物在光下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还有学生说澄清的石灰水配制时间太久,实验现象不明显。这两种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牢记植物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实验过程当中收集二氧化碳必须要用不透光的塑料袋。没想到会引起了课堂的小风波,几个同学争论的面红耳赤,大有打架的势头,当我播放这个错误结论得出的操作过程微课视频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屏住呼吸认真观看。验证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同学,欢呼雀跃,其他同学为他喝彩,课堂在结束的时再次掀起高潮。
微课用于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限制,能更好的延伸课堂学习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简化课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