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音乐教师要注重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教学核心,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动力,不仅要教会学生唱歌技巧和识谱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感知音乐的魅力。
舞蹈律动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教学出发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舞蹈律动教学被广泛应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而在小学知识教育教学阶段,舞蹈律动教学法主要被应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学科知识教学中。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特点,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时,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集中,并且会被教学中出现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从而降低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而舞蹈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潜能,逐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并且舞蹈律动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逐步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前提,而舞蹈律动教学方式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官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主要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舞蹈律动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低年级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动力,是他们享受音乐意境的前提”。而舞蹈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用肢体动作将音乐知识和音乐符号,都展示给小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适合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性格特点,在舞蹈律动教学中,为小学生创设模仿小动物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去感受音乐的律动,能够自行的模仿小动物,在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逐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科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解“大鹿”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辅助,通过展示图片和故事,来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步引导小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思考和想象,在模仿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舞蹈律动教学方式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魅力,以及领悟音乐情感。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律动体验,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音乐感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能够更好的掌握音乐技能和音乐要素。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拍打身体部位来感知音乐节奏的强度,在讲解“学飞”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鸟的飞行,通过不同的动作形式,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律动,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赏析能力。
3、有效的活跃学生思维 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想象能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创造力墙、思维活跃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注重使用舞蹈律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知,在不断进行音乐感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讲解“小树叶”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这首歌曲,小学生会在音乐节奏的带动下,不自主的进行身体摆动、点头拍手等动作,促使小学生在音乐旋律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歌曲的情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性过程,因此,开展音乐教育教学,要求音乐教师要注重通过艺术实践教学,来引导学生去感知、鉴赏音乐的节奏律动,以及引导学生去表现、创造音乐的情节内容,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无法实现这些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音乐教学理念,注重使用舞蹈律动教学方式,逐步打破音乐知识教育教学的局限性,逐步将音乐教学与舞蹈律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继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