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最终又服务与生活,并且在当今如火如荼的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物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建立一种能够让学生从有限的生活体验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再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碰到的物理问题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有利于推动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在与向学生教授课本上的物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对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容易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但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现实生活的实际为依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例子中接受物理知识,这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增强了物理学科的魅力,推动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教学切入点,能够提高学生接纳新知识的程度。因此,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内容的创造,让学生感到物理教学的奇妙,从而引起学习需求,进而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物理知识,而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生活实际,能够将知识从抽象化为具体,降低抽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从有限的生活体验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再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碰到的物理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1.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故事、实例等,以此来扩展教学内容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以直接经验的社会生活来丰富、扩展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把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与书本知识融汇贯通,发挥现实生活世界和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作用。
如在《向心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本节课设计成探究性学习课,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在阐述“向心力”的概念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水流星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并让学生根据视频来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体会力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沿着直线飞出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铺垫后教师再向学生具体阐述“向心力”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来建立“向心力”的概念,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概念的感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2.实验教学生活化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如加强实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开展探索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探索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实验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分析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教学前教师向学生提出发电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然后向学生英国物理学生法拉第探究磁生电的故事,进而进入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闭合电路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和“闭合线圈电路中插入、拔出磁铁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电流,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物理知识,最后再向学生提出发电机的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利于帮助学生深化对实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从生活视角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和实验的教学方法,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3.习题训练生活化 习题训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在习题训练中添加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习题训练来巩固课本知识,提高自身对课本知识的应用技能。
如在《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习题训练资源,把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设计习题训练,使学生可以学有所用,从用中学。这种利用习题训练探索性的功能,将习题训练生活化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技能,从而为后续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提供支持。
物理学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科学之一,而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物理教学的实用性,注重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这不仅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对于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