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谦
班级是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开展教学工作的最小单位,管好班级才能为学校的整体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和支撑。而小学生刚刚步入教育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期,这无疑增加了小学班主任进行科学、有效班级管理的难度。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是每个小学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也是需要攻克的难关。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顺应时代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并不断改进和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以切实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保驾护航。
在求知的道路上,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分量甚至要重于父母,而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卸下心理防备。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以朋友、导师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向学生倾注深切的关爱、厚爱和挚爱,用耐心、细心、真心、恒心来教育和管理学生,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从而打开学生紧闭的心门,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让整个班级变得更加温馨、师生相处更加融洽,奠定班级有效管理的基础。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能够有效协调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也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直接体现。因此,小学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运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来选拔班干部,组成班委机构和班干部队伍,建立班干部监督小组,以充分实现班级的自主化、民主化管理。
例如,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笔者为学生开展了班级干部的选拔活动。首先,笔者为学生介绍班干部的职责与任务,让学生认识到班干部的责任。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竞选的时间,让学生上台说一说自己如果成为班干部,日后会如何工作。待学生表达时间结束后,笔者为学生提供投票的时间,让学生投出自己心目中能够胜任班干部的同学。班干部选拔完毕后,笔者给予班干部管理特权,并为班干部下发管理任务。这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笔者通过班干部的辅助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建立良好班级秩序的直接因素,也是优化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树立起学生的规矩意识,充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体而言,班主任需要以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为基础,结合班级内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完善本班的班级公约、班级管理制度与细则,建立奖惩制度,以明确要求班级学生的行为,充分提高学生自我约束意识,推动班规细则真正落到实处,促进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为班级的高效管理做好铺垫。
例如,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笔者为学生完善了班级管理制度。如,禁止迟到、早退;在教室内禁止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禁止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上课时不许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上课说话要举手,教师批准后才可以回答。通过笔者完善的班级制度,学生懂得了哪些行为是违反班级秩序的行为,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班主任需要创新和畅通家校联系的渠道,一方面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并使家长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使家长能够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和教育学生,有效配合班级管理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更好地完善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例如,为了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与学生家长构建了家校共育模式。首先,笔者出于学生家长时间、地区的因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群聊,如利用微信建立微信群。待微信群建好以后,笔者会随时在微信群中发布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另外,笔者还会在群内发布一些家庭管理的案例,让家长意识到家庭管理的重要性,并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在群内发布一些学生在家的日常表现,让笔者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这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笔者通过注重家校互动,共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优化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并通过学会关爱学生、选拔班级干部、完善班级制度和注重家校互动等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来有效地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和整个过程,促进班级管理的人文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