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珠
科学探究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精神把人与周围的世界分离开来,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使人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行动的指南,帮助人们不断地拓展知识的视野,不断地清除遮蔽真理的障碍。科学认识的过程和对象十分复杂,单凭直观、感觉是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人们必须运用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寻找规律。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中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都离不开理性精神的指导。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提出问题,学生们才会学会思考,才会设法去解决。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萌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最直接的可以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多多提出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上课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状况,对其中暴露出的理解误区进行引导纠正,直到完全理解知识,最后进行总结反思,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实的问题与一些俗语的碰撞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学生就会思考:黄河水是黄的,当然就越洗越脏了。其实,黄河水本来是特别清澈的,之所以会变成黄色,是因为以前在黄河发源地黄土高原上绿树成荫,植被茂密,然而当下的黄土高原却满目黄土,漫天飞扬。因为人类为发展破坏植被,让子孙后代付出惨痛代价,通过这一比较森林的重要性就很清楚了,学生生物思维得到加强,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
生物科学研究的是客观的生命现象,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造。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可见实践活动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皮亚杰有一句名言,“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帮助所有的同学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勇于探索等科学精神的形成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一些相关的实验活动课程,运用更多相关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能力中去加强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例如:在讲“鱼”这一节,可以通过课前探究实验来了解鱼的运动器官。以往实验直接把鱼的鳍剪去进行观察,实际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用胶布绑住鱼鳍来观察鱼的运动器官,之后,再把鱼重新放回自然,这种实验方法对鱼的生命不会产生影响。在实践课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了对生命的尊重,达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的。
实验探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也可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合作能力。这对于科学探究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科学探究精神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励学生取得成功。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探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各种信息。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功,激发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多种参与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细菌”这节课时老师可在课前就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细菌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回去询问家里的大人或者自己查阅资料。家庭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在询问家长或者自己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或许得到的并不是正确的答案,但是自己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对于答案的来源,与除开学校之外的人的互动,都能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很多学生都比较害怕生物学科的学习,认为这种理科性的学科比较麻烦,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良好的氛围营造,有助于学生发挥其科学探究的精神,自主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科学探究精神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的通过论证研究,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可以让学生自然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可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人才,促进科学的发展。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