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课堂中信任不可或缺

2019-04-07 13:52于海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本真信任语文课堂

于海祥

人类社会离不开彼此间的信任,因为信任,我们互相肯定、合作,最终共赢。同样,在教学中,信任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还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威廉·詹姆士也曾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信任”。而作为老师,我们很多时候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的信任。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潜意识地将在课堂上该放的东西无条件地收回了,使得原本真实的课堂变得程式化,甚至虚假,丧失了本真性。事实上,这种课堂是师生之间长期的不信任形成的一种表面“契合”的课堂。显然,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语文学科博大精深,兼具知识性、情感性、思想性、艺术性等特点,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状态,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探索语文的奥秘,既收获成功的课堂,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里所谓“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际是就是回归本真状态的语文课堂。

一、对文本的信任不可或缺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解读,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也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文章的解读存在多元性,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参、教辅资料充斥我们的课堂,那么作为施教者,我们该信任那种理解呢?其实,对文本的信任主要是指信任文本自身,而非盲目地信任文本以外的诸如教参、教辅等资料的解读。

本真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信任文本,而非信任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等。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学生,都应当建立起与文本之间的信任关系。只有建立起与文本之间的信任,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走进文本与作品进行交流,才能从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审美体验。当然,评判一节语文课是否开放而又有活力,学生在课堂中能否获得自己独特审美体验应该是一条较为重要的标准。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信任文本,还应当主动引导学生信任文本,才能构建具有信任基础的课堂,进而建设本真语文教学的高楼大厦。

二、对教师的信任不可或缺

对教师知识的信任,主要是施教者对自己已有知识储备、课文处理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的自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总是被别人或者别人的思想牵着鼻子走,那么不仅不能有效地、能动性地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的信度。

首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充分信任自己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保障。在课前,教师先避开各种参考资料的干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根据学情进行独立备课,这是有效教学的开始。在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对教学内容的自信和对学生的信任。对教学内容的自信可以让课堂教学的组织游刃有余,对学生的信任可以让课堂氛围和谐轻松。有了如此课堂,有效教学也就有了保障。

其次,施教者对自己的信任影响学生成长中信任价值取向的建立。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学生对课堂的信任主要表现为对施教者的信任,而不是对答案的信任。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对课堂教学信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老师是否信任。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说:“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任何成员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1]此处的规范就是这个社团中所有成员拥有的价值观,而信任则是价值取向一致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价值取向是盲从他人的认知,那么就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部分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加之教师又缺乏对施教过程的信任,导致学生丧失对教师的信任,从而课堂效率不高;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主价值判断,更多的是盲从教师,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错误的信任价值取向,即盲从的价值取向。

陶行知曾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同样,老师的自信也能教会学生自信和信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带着自信走进课堂,才能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语文学习的自信,从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热情,自觉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踏上本真的语文课堂之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对学生的信任不可或缺

对学生的信任主要是指对学生自身以及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生成的知识的信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高效、本真的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信任是对学生的信任。

首先,对学生的信任在本真语文教学中体现为对学生的赏识。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如其所言,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赞美和赏识。古人也曾有“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的说法。就学生而言,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如何,将会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受其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本真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赏识的策略,让学生感知到老师、课堂对他的信任,进而更加乐意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所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不存在接受的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课人人听得懂,没有语言上、沟通上的障碍。因此,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学生都置于平等的位置之上,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建立起人人平等、人人都优秀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树立起积极进取的自我形象,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交流彼此的审美体验,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这种对学生的赏识,实际上就是信任的表现,这种信任是实施本真语文课堂的基础。

其次,信任在本真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基于语文学科特点,要想实现语文课堂的本真,就必须放开对学生的思想束缚,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无法绕开对课文的理解,而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唯一性。就学生而言,他们也有建立在自己认知基础上的文本理解,而这个理解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会导致因人而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探知欲,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坦诚的心灵沟通,鼓励并尊重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这种鼓励与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是造就鲜活、灵动而不失深刻性的本真语文课堂的关键。

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按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走,或者完全答错,或者答非所问时,教师不可加以简单的否定。因为,错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如果我们真正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室是教学服务的中心,那么我们就该换一种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如果我们珍视学生的错误,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尽管我们提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但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能因素,学生提出的个性化理解并非都是正确的,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认识层面上、理解层面上或者逻辑层面上等方面的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理解,我们应当先肯定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这是对学生主动思维信任的体现,有助于学生持续敢于主动积极思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诚恳地帮助学生分析造成理解偏差的原因,引导学生归纳类似理解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其获得正确认知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任机制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信任价值取向有着深远影响。一旦在教材、教师、学生彼此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那么师生、生生之间就会平等地与教材进行深度交流,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合作探究,分享知识、共享经验、发展智慧、碰撞心灵、涤荡灵魂、提升境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如此,本真语文课堂便能得到有效实施,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便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本真信任语文课堂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信任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