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搜风通络饮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2019-04-06 08:02:48茅贝珍张海峰陈艳琴王怡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阳明经经气僵蚕

茅贝珍,张海峰,周 慧,陈艳琴,王怡心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面神经炎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神经病变。其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劳累有关。正气不足,感受风寒邪毒、局部气血阻滞,导致神经功能失调[1],而出现患侧眼裂增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向健侧歪斜,可伴耳后或颈项部疼痛。笔者用针刺联合搜风通络饮加减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4年至2018年我院针灸科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平均45岁;病程1~82天,平均12天。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48岁;病程2~90天,平均10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面神经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3];②年龄17~69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及孕妇;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系统性疾病;③各种中枢性面瘫;④癫痫、精神病;⑤正在接受其他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针刺疗法。选穴以患侧阳白、四白、翳风、攒竹、下关、地仓、颊车,配风池(双)、合谷(双)、足三里(双),初期轻刺浅刺,电针轻微跳动即可,1周后针刺手法稍微加强,电针刺激量也不宜过大。每周3次,疗程4周。

治疗组加用搜风通络饮加减。全蝎3g,防风10g,生黄芪30g,秦艽10g,川芎10g,白附子6g,炒白术10g,白芷10g,僵蚕6g,蝉蜕6g,炙甘草5g。风寒型加荆芥,风热型加桑叶、菊花,气血不足型加当归、熟地。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3 疗效标准[4]

痊愈:H-B分级为Ⅰ级。显效:H-B分级为Ⅱ级。有效:H-B分级为Ⅲ级。无效:H-B分级为Ⅳ~Ⅵ级。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面神经炎属中医“面瘫”范畴。病机多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外邪乘虚侵入,痹阻经气,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濡养失职。治当疏风散邪,扶正通络。地仓、四白、颊车、下关为足阳明经穴,疏调足阳明经经气;“面口合谷收”,故配合合谷同时疏通手阳明经经气;阳白、风池可疏调足少阳胆经经气,配合翳风疏通手足少阳经经气;攒竹疏调膀胱经经气,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诸穴配合,能疏通面部诸阳经经气,使局部气血无瘀滞之虞。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强壮要穴之一,予疏调之中固护胃气,后天之气充足,水谷精华才能输布于面。诸穴合用,共奏疏风散邪、扶正通络的目的[5]。

搜风通络饮方中白附子能够去头面之游风。僵蚕气味咸辛,禀金水之精,具坚金之体,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的作用。蝉蜕有疏风明目的作用,配合僵蚕能够升阳中之清阳。全蝎逐湿除风,通络止痛,为治风要药。防风辛温发散,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息风止痉,而且为风药中之润剂;百病无不出于虚[6],故用黄芪益气固表,对抗风邪。秦艽发宣经络,祛除风湿。川芎性上行,专治头脑诸疾。炒白术为脾家要药,有健脾的功效,而脾主肌肉,与黄芪、防风构成玉屏风散,有抵御外邪之功。白芷辛散温通,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而且能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桂枝温经通络,祛寒止痛,善宣阳利血;炙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搜风通络之功效,故以搜风通络饮为命名。在治病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可促使早日痊愈。

猜你喜欢
阳明经经气僵蚕
僵蚕与其掺伪品鉴别方法的研究
特产研究(2024年1期)2024-03-12 05:40:36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02
人体经脉养生律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2:59:56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晚晴(2018年3期)2018-12-06 03:41:46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37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从阳明论治乳头溢液
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江西中医药(2015年7期)2015-02-13 07: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