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 贺亚京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门多学科支撑的学问和技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有四种假说,即外烁说、濡染说、体谅说和内发说,相应地就产生了四种方法,即灌输式、影响法、体验式和情境式。四种方法应交叉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2-0105-03
一、学理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有赖于多学科支撑的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和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很多,大体归结起来就是四种方法,其基本依据是四种学说。
(一)四种方法
1.外烁说(思想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环境、学校的训练等外在力量,典型的就是洛克的白板说)。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认为心灵的具体特性完全在于各种不同性质的表象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安排,心灵完全是一个“内容”问题。教学须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和连结,从外部构建心灵。其基本预设是将人视为一个容器,或是形同“白板”“蜡块”,不断地向其输入知识、刻写信息,才能装满或写满必要的知识或信息,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才能达致预期的目的。实践中表现的形式就是“灌输式”的,基本不考虑学习者的主观感受,遑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了。但是“灌输式”的一个优点就是成本低,如果受众自己肯学,讲授者授课得法,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尤其是师资短缺的时候,比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初期。
2.濡染说,濡染即沾染、受熏陶。其基本预设是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但是外围环境依然是主要因素。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影响法,一是通过氛围营造和创设,在氛围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就达到了目的,比如说大家都在读书你自然而然地就拿起了书本,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有场依赖型的学生,就是学习自主性比较弱的学生,比较有效,这就需要学校创设良好的氛围;二是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大学生树立各种外在的先锋模范、道德榜样人物,以激励大学生更多的积极思想和行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就是发挥人的影响作用——榜样的引领作用,促使学生们相互学习,这比较近于集体学习的模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一种德育教育模式),达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这虽然有忽视学生自主性的倾向,但已经注意到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体谅说(这比较近于英国的麦克菲尔和美国的诺斯丁在德育中所倡导的体谅模式)。体谅本意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要善解人意。作为一种做人的境界,体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谅被看作一种教育方法,即在学习过程中以体验方式真切感受教育内容。其预设是人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弱化环境的作用。方法是体验式,这种方式主要靠的是体验生活,使学生尝试或试验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如模仿一个英雄人物,设身处地地感受英雄人物所生活的环境,面对困难如何做出选择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虽然模仿时间较短,有浮于表面、蜻蜓点水之嫌,容易导致致浅尝辄止,但也能通过这种简单的尝试和感受,体会出英雄人物的伟大和与众不同。类似于下面提到的情境式教学,学生不是作为完全的局外人、看客,感受不深,而是有体谅之心,愿做一个善良的、大方的、胸怀宽阔的人。
4.内发说(这是强调思想的发展主要有赖于人的遗传或内在因素,卢梭、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等是典型的代表)。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主要指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内发说的不足之处是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预设是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几乎不需要环境的支持,就能达致目标。其方法是情景式的,通常是采取设身处地的方式,通过还原或复现场景、情节,像演电影似的,情景代换,使学生感同身受,记忆深刻,特别是对于场依赖型的学生,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度体会。古语道:“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方式深入情景,切身感知,方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几种关于人性的预设基本适用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学理基础,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
(二)适用范围
这些基于不同的学理所提供的若干方法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每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关键看条件和场景,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方法。
1.一般的课堂教学往往适用灌输法。课堂上的灌输一般采用语言文字形式,灌输特点是对象明确、表达直观。这种方法通常适合大范围的讲授式,授课对象和受众比较多,通常对学生来讲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如前所述,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较多的附加条件,如授课教师要讲得好且有很好地掌控课堂和授课节奏能力,学生要有兴趣且能积极配合讲授,这对教师不啻是一种挑战,对学生也是一种考验。
2.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就比较适合用影响法。影响法就是通过图片展览、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等,比较直观地呈现出来,用实物说话,以场景感人,尽量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就是利用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過可以不用传统的方式,而是选取和采用动漫、表格图形、思维导图等更加现代的形式,使大学生们更加易于吸收,也更有说服力。
3.游学或游历等则适用于体验法。这种方法通常选取重走、重游等方式,再现历史上曾经的历程,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并且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增强大学生活的归属感与参与感。”。使学生在游走当中,体验到当时的人的艰辛,感受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具体到黑龙江省,可以挖掘地方丰厚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组织大学生重走淘金路、重走抗联路、重演智取威虎山、重走中东铁路等,筑牢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以正能量强化大学生的积极行为,使大学生的积极行为固化为一种习惯,进而使大学生积极行为内化为积极认知,以促进大学生积极思想品德与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4.模拟场景和重现故事等则是情景法比较适合。通过还原革命烈士的壮烈牺牲、土地改革等的历史场景和故事情节,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优点就是领悟和记忆比较深刻,通过情景再现,必要的旁白和解说,活灵活现地重现历史的场景,使大学生们在参与角色的扮演中,领悟了原理,明白了原委,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不过这样的方式按照以前做法其成本和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在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一个虚拟场景,演绎不同的故事情节,同样可以达致良好的效果,甚至更好。
二、处理好几个关系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复杂,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严格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关系
中国的高校既然设立了学生管理部门,就应当发挥作用,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自有中国处境,中国人自有中国人的特点,中国文化自有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国家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而不选择别的制度自有其道理。因此,我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有制度自信。既然要严格管理,那么就必然涉及到管理部门严格管理和大学生自主发展的矛盾的问题,尽量做到宽严适度,在不伤害大学生的自主性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严格地遵守纪律和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管理职能的前提下,也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等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加以管理和疏导,两方面的主体都充分发挥其作用,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统一性和个性化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纪律要求是统一性,必然和个人的充分发展形成一对矛盾,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也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人生在不同阶段上都需要指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熟悉一般的理论,把握总体情况,又要掌握不同阶段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最大程度上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现在可能难处还很多,但是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至少对众多的大学生、不同个性而且随时可变的二十岁左右的孩子有所帮助,不至于孤独无依甚至莽撞行事,将来大数据技术成熟了,就可以把指引的任务交给机器,然后人再做出选择。
(三)循序渐进和突飞猛进的关系
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往往存在一个断裂,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表现尤其明显,这一阶段应当加强管束,让青年大学生实现平稳过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要把握规律,循序渐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中切忌断崖式升降,试图一蹴而就,企图拔苗助长,结果则欲速不达。
(四)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这是基本的“成本和产出对比表”,至于选用何种方法,除了要看实际效果之外,还要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根本的一点。毕竟高校不是福利机构,也要遵循投入产出的规律,尽量做到精打细算过“日子”,不能不计成本地任意花钱,实现通过最优的设计,达到最大的效果。三、各种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想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肯定用一个或几个方法是不行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就一个人而言,单一的方法肯定也是不行的,不同的阶段肯定有不同需求,如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要是分层级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低层次的满足了才会有高层次的。
一般而言中国的大学教育,初入学的大学新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以说形同一张白纸或蜡块,比较容易塑型,因而这一时期比较重要,如此时做得不足或不好,就会失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时机。“一年级的学生思想和情绪最不稳定,他们处在一种起伏跌宕的状态之中,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通过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学生自律意识,通过适当约束,形成“不自由”的态势,更多地采用灌输的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二、三年级的学生出现了分化,大多数学生开始适应大学生活,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此时的大学生有了清晰的行为界限意识,自我约束能力明显提高,因此,此时的教育可以采取制度约束和自我管理相结合,不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图书馆、微机房、食堂、运动场等地点,这些场所都可以成为良好的阵地,这时则是濡染法大显身手的时机。大四年级学生大部分目标明确,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大大增强,能够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能够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实时地择机锻炼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自觉阶段。
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类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工的方式。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辐合型和发散型等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的认知类型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个比较难,要深入学生当中,充分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喜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不同认知类型,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根据对环境、氛围依赖程度的大小,对待场独立型就选用体验式,场依存型则选用“灌输式”。还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在课堂、在图书馆、在烈士陵园、在实习实践基地等,肯定使用不同的方法。总之,一切方法都要恰如其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图书馆、博物馆的场景应用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有图书馆和特色博物馆,将二者馆藏资源整合融汇,实现资源共享与互换,这更能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的溢出效应,实现1+1>2的效果。
1.图书馆利用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和充足丰富的图书资料优势,可以采取濡染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推出相应的时政、学术前沿、民族文化荟萃、地方旖旎风光、生活科学、法制讲堂、名人名家专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可以结合现代电子书和馆藏的古籍的对比,展示书籍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说明书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结合现代传媒展示报纸的历史兴衰,从而展示人类的文明和国人的贡献,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滴水石穿的效果。
2.博物馆利用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属性,在展示文物本身的同时,更应该把文物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一并呈现。比如作曲专业的学生在學习《国歌》创作技法时,不但能在博物馆看到国歌的创作手稿,还一定要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歌的由来、创作背景、历史事件、发展历程、文化意义,以及作者分析、作品鉴赏等。只有这样学生们的音乐创作过程才不会是干巴巴的技巧运用,而是蕴藏着深厚文化的抒发真挚情感的过程,才能有经典之作诞生的可能。同时,通过深入了解创作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仅知道国歌的本身,而且知晓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进而升华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3.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充足的空间,创设研究基地,将一类类研究专项集体攻关,开辟工作问,将相关研究资源如研究者、图书、器件、成果等集中于此。利用视听室开展音乐作品赏析、经典影片欣赏、爱国主义红歌唱响、音乐心理治疗、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直播等活动,甚至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集中关注的网游、情感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视听形式,达到传递信息,正向引导,表达思想,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最根本诉求,这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