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 刘贺慧
摘要:地处我国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高等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着人才外流问题,且逐年趋向严重。通过多方面调研得知,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是受人才流入地美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在学术、工资、住房等多方面给予的良好待遇的影响。大批人才从东三省流向我国其他地区,主要是流向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导致了东北地区高校人才数量呈现负增长,从而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区高校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如何加以应对,以稳定师资队伍,已成为东北三省各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人才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减少人才外流的几点对策性措施。
关键词:东北地区;高校;人才外流;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2-0001-03
引言
据考证,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共有183所普通高校(1953年院系调整后),而东北三省就拥有26所,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4.2%。东北的这些高校由于各方面基础性条件较好,从而为新中国初期的国家建设,特别是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经济重点逐步转移到了东部沿海地区,东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与东部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而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和支撑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东部发展迅速,东北地区发展缓慢的局面。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2 914所普通高校,东北地区共有258所,其高校比例下降到了8.9%,与新中国初期相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此外,在高校办学水平方面,东北地区也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同时普遍存在着人才外流问题,且逐年趋向严重。如何应对这一现象,以稳定师资队伍,已成为东北地区各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人才流失基本现状
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造成越来越多的高校人才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流入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的还转换行业和学校,甚至流向了境外。不仅我国教育行业存在人才交流问题,教育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也有人才流转问题,但主要也是表现在落后地区人才流向发达地区。此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在流失的人才中,年轻人才所占比例很大,而东北地区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东北地区高校的人才外流带来了众多的负面效应,但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人才流失导致高校自身的各方面经济利益严重受损;第二,这些人才的外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在岗教师的安分心理;第三,高校人才流出会使自身师资力量减弱,而接收人才流入的高校会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最终将导致全国各高校的师资配备失衡;第四,不断的人才出走,干扰了原有的教学秩序,特别是对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人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高校的正常发展也是决定于人才。而人才的流失不仅严重制约了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无形中增大了人才培养成本,而且对人心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失去控制,甚至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为人才流失推波助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北三省高校人才流失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一规律,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二、造成东北高校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
1.社会大环境因素
从国际方面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学术及科研交流日益增加,人才相互流入极为正常。普遍的规律是:发达国家大量吸纳人才流入,相对不发达国家大量流出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定居,或到那里深造后选择了留在那里。从国内方面来看,也与国际问的人才流转相类似。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造成落后地区大量人才流向发达地区确是一大因素。一般来说,高素质的人才都对自身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考虑,大多倾向于在更好、更发达的地区工作和生活。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那里优美的风光、优厚的工资待遇和较好的人文环境,必然对落后地区高校人才产生难以抵制的吸引力。
2.高校自身因素
据调查,我国东北地区高校的管理目前大多具有十分突出的行政化特征,换言之,就是以类似于党政机关那样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实施管理。由于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受苏联影响,比较保守、僵化,几乎没有什么弹性,从而导致接受管理的教师没有多少话语权和自主权。加之受东北诸多因素影响,各高校的管理措施普遍落后、保守,少有创新。而越是名牌高校,管理方式就越是死板,墨守成規,特别是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近期和长远规划,于是形成了对教师培训与再教育不重视的局面。这是年轻教师最不愿看到的,也是促使他们想离开,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地方去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3.诚信体系因素
导致高校人才外流,还与当前高校和教师之间的诚信缺失密切相关。有些高校为了加快自身发展,不断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但当初引才时做出的承诺有许多未能兑现,违背了诚信原则,这也是造成人才再次外流的一个原因。不可否认,随着高校上层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有些招才引才措施出现了变动,但总的原则不能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存在不讲信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见异思迁,工作不安分,这山望着那山高;夸夸其谈,漫天要高价,不答应就不作为;分不清工作主次,不经协商私下谋利等等。
4.高校人才自身因素
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自我追求意识日益增强,开始越来越重视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由此,一些高校教师心理失衡,心态浮躁,把目光瞄向了有可能早日实现自身价值的远方。他们中一部分教师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学术工作,选择放弃,投身到商海;一部分教师改行、调转或应聘到了党政机关;还有的教师认为高校难以给自己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而选择到他自认为合适的高校或科研部门,以尽快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5.薪酬待遇因素
与全国各地一样,东北地区高校教师的薪资大多对应于职称、职务或所承担的具体科研任务,并非完全与工作量挂钩。这对年轻教师来说不尽合理与公平。同样的工作量对于不同职称的教师是不一样的,这就打击了年轻教师,特别是低薪酬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作为高校教师,一般来说文化层次都很高,对社会的发展贡献也比较大。相对于其所体现的人力资本价值而言,他们的工资待遇是偏低的,甚至低于某些行业的低脑力工作者,尤其是在东北地区,高校年轻教师的工资水平明显比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同类教师低。可以说,这也是导致东北人才向东部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几点对策
1.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人才合理流动
为了稳定和加强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实现各高校之问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曾专门印发有关文件,对部分落后地区人才外流和发达地区人才引进进行了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不同程度上约束了各地区之间不尽合理的人才交流行为,但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难以落到实处。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必须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努力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应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以编制管理、岗位设置、薪酬体制等三大方面为抓手,形成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开展有关这方面制度贯彻的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前提下,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成熟之后,全面推广试点经验。
2.不断增强人才为我所用意识,切实发挥人才所长
虽然东北高校在为教师提供各方面待遇上不可与东部沿海地区高校相比,但也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稳定人才队伍的。首先,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深刻认识和把握抓好人才建设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这一核心问题。其次,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使用,不能只求人才数量,不求人才质量。要把人才如何用好作为重要问题纳入重点工作范围,并提上议事日程。要做到真心用才,大胆用材,把人才用到刀刃上。再次,要将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等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找准目标,适时引进合适的人,并将他们安排在能发挥其所长的工作崗位上。
3.统筹兼顾,认真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薪酬机制建设上,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都将其作为招募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抓手。尽管东北高校受自身经济状况不佳的影响,很难在薪酬方面与东部竞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整套既能顾及外部竞争又能考虑内部公平的薪酬机制,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单纯从提高教师薪酬水平上去吸引和稳定人才是不可行的,还要通过人文建设来全面解决问题,而人文建设的核心是解决教师精神建设层面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其心情舒畅地工作的问题。这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要通过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流程和倡导人性化管理,使人才真切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此外,还要做到人岗相适,真正使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首先要切实强化诚信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高校人才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如:充分运用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和利用互联网、媒体等有效宣传教育手段,将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的理念进行大力宣传,以营造校园诚信文化氛围。同时,作为高校自身,也要带头做好这方面工作,在制定措施和做出承诺方面,都要坚持“认真”二字,决不能出尔反尔,只有高校和教师都坚持守信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遏制失信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可以通过各高校之间建立的诚信共享体系,在引进人才时严格把关,将存在失信行为的人挡在门外,不予引进。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健全一系列相关惩罚制度,以增加失信人员的成本,制约其失信行为。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都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
5.把握关键,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
如何留住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是东北高校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两大问题:一是对人才引进和对人才的留住都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不分优劣,随意接收或使用。要发挥好人才优势,必须注重人才的培训和培养,要积极为其进一步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二是要处理好在校人才和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引进的人才待遇相对在校人才要高,但是不能太高,太高会挫伤在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而太低又引不进人才。事实上高校自身也有许多我们尚未发现,且具有相当潜力的优秀人才,在本校人才和外来人才的待遇方面要尽量做到平等对待。此外,还要提倡高校上层领导与教师交朋友,特别是与拔尖人才交朋友,这也是留住人才、构建和谐环境的应有之义。
结束语
当前,随着党的十九大会议的胜利召开,东北三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节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东北视察时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指示,已经吹响了东北振兴的集结号。而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是人才,留住本地区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共同建设大东北,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对此,东北各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笔者认为还不够到位,还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政治的责任感,尽快把本文提出的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认真研究,以稳定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