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9-04-03 05:40王学勇
读天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

摘要:现今,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很多教学方法得到探究性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呈现多元化,助推着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诚然,提问技巧的研究,不仅是在传统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仍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时下我们看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令人担忧,无效提问充斥课堂,如何让有效率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仍然是我们探讨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一、 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唤起学生对先前知识的记忆从而诱发学生的在新旧知识之间找到迁移点,创设执意情景,让问题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我们教师要和学生互换角色,适时鼓励学生,将班级分组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尝试解答,引起不同的疑问,从而获得新的解题思路。这样时间一长,慢慢地学生就会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二、 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让有效的提问成为学生思考的导火索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让问题具有探索性,前瞻性,逻辑性,把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让学生在质疑、析疑、解疑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每一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每一个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乃至每一个结论是怎么证明和应用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自主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情境:要做一个正方形零件,有一铁匠想到用一块锐角三角形铁皮余料来制成,为提高锐角三角形余料的利用率,正方形的边长总希望大一些为好,怎样才能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问题:如图1,△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内接正方形的边落在三角形的哪边上,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学生探索得:对于锐角三角形余料,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边上时,边长最大,即加工成的正方形最大。

总之,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 安排好所提问题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思考

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习较为困难的A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不论回答的对或错,首先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对学习成绩较高、能力较强的C组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还与他们较劲儿,故意为难他们,训练他们的能力。

四、 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所提问题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又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外角和》时,为帮助学生感知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先投影一个六边形公园平面图,在图上作出这个六边形公园的各个外象,让学生猜想六个外角的和为多少度?学生答案不一,这时教师利用动画展示将公园缩为一个点时,六个外角刚好形成一个周角的结果。由于运用了电教媒体让学生看得深,能给学生以感情的画面,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长河的波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创新灵感和浪花。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和趣味性,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提高教學的质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取得广泛的共赢。

五、 掌握合理的提问方法,注意三个“度”

1. 教师要注意掌握灵活的提问角度,应当从学生已有知识中引出问题,或者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灵活选择角度提出问题。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集想象和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好的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2. 合理的提问密度,问题教学并不等于满堂提问,全盘提问。而是要讲究提问的频幅和效率。大量质量不高的提问.不但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反而使学生产生心理疲惫,丧失学习热情。因而教师要全面分析教材。设计出最优化的问题,用合理的密度进行提问。有的教师经常随意提出问题。不但提问意图不明确,难易程度也缺少分寸,针对也不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也有的教师缺乏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的意识,习惯于自问自答,不但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反而易使学生滋生依赖性和惰性。合理的密度首先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量、有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善于在重点上设计问题:其次是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对于比较困难的问题,要预先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或课后继续探讨,保持适当的提问空间。

3. 适当的提问难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知识表达过于抽象笼统,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二是存在思维定势,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一些有思维缓冲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后提出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让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最大的收获。设计的问题既不要太空泛,也不能太突兀,要做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总之,学习活动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于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复杂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降低问题难度。另外,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王学勇,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全福学校。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