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娜
摘 要:动手操作作为小学数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讨论了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分析了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意义。最后,文章确立了动手操作的四条重要教学策略:目的性、连续性、生成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动手操作;意义;教学策略
一、动手操作: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强调课程内容的组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认识到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材每个领域的学习都特别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新课程标准在对小学数学第一、二学段的学习目标的阐述中,并没有随着学段的变化而忽视或是降低对学生的动作操作的要求。“体验、经历、探索、实验”成为描述课程目标的关键词,也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的追求目标。可以说,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始终贯穿于每一个学习内容和每一天的学习中。
二、动手操作的意义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但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的目的性和责任心;同时可以帮助儿童在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动手操作中,知识在学生的面前不再是硬邦邦的文字描述,而是具有生命温度的活动体验。因此,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
1. 提高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儿童在动手操作时,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一个孩子实际动手去做一件事情,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这时,他就必须主动去理解、去分析、去思考,并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法,从而完成任务。所以,在儿童动手操作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时,笔者虽然是用几张纸片引导学生去铺面积,但每个孩子都铺得很认真,课堂很活跃,孩子并没有因为铺的不是地砖而是纸片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发现,喜欢动手操作是孩子的一种天性。
2. 增强儿童学习的目的性和责任心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儿童动手操作时责任心也增强了。或许孩子觉得这是他们自己在做的一件事情,且是他们自己喜欢做和自己选择做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做的,这时他们很在意自己做得好不好。做事时他们首先会思考要做成一件什么事情。这样,学习就变得有目的了。
著名教育家杜威也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他甚至认为学习的态度和目的比活动和学习本身更重要。杜威认为,学习的目的控制着学习的过程。学习是开始于问题的,一个人要解答一个问题,处理一个疑惑,就要树立起一个目标,他的思维将沿着其目标指引的方向展开,不同的目标将导致不同的思维。这样,儿童在动作操作时,他学习的目的性和责任心都会得到加强。
3. 帮助儿童主动建构知识
动手操作还有利于孩子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笔者发现动手操作时,原来远离孩子的东西和孩子近了,原来不理解的东西孩子可以慢慢自己就理解了。在经历多次的动手操作之后,孩子的大脑中会慢慢形成动态的表象,这些动态的表象逐渐会生成孩子自己动态的逻辑经验。利用这些直接的经验,孩子会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而这时孩子所能学到的知识绝不会是谁强加给他的,而是由孩子自己逐步构建的。
在学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通过分饼干的操作,孩子们很快明白了单位“1”是一块饼干还是三块饼干,很快明白了他们取的是三份还是一份。
4. 赋予知识生命的温度
在孩子动手操作时,原来“死”的知识变得鲜活了,在孩子的眼里,知识不再是原来冷冰冰的知识,而变得有了生命的温度。
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时,笔者让孩子扮演建筑师用几张纸片当作地砖去铺地;在教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笔者让孩子扮演幼儿园教师用三张纸当作三块饼干,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笔者发现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分外投入,几张薄薄的纸片被孩子们铺得很认真,分得很仔细。这个时候他们眼里的知识,具有了和自己有关系的生命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的教学策略
动手操作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也认识到动手操作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遵守以下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
1. 动手操作教学的目的性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好教学目标。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必须指导孩子明白操作是有一定目的的,是为一定的学习目标服务的。在孩子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必须加强组织和指导,否则,孩子盲目的操作很难为学习知识服务,有时候还会干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三块饼干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饼干?”笔者和孩子们讨论可以怎么分,孩子们一致同意可以先一块、一块分,也可以三块一起分;然后再让孩子先一块、一块分,操作完成以后,抛出两个问题:“这样分的单位‘1是什么?”“分了几次,每次一个孩子得到了几份?一个孩子一共得了几份?”明白了这两个问题后,再让孩子三块一起分。通过两次操作,重点让孩子明白不同分法的单位“1”和最后得到的份数不同。教师在引导孩子动手操作时,对孩子每一步操作的目的要心中有数,才能使动手操作的过程更有效。
2. 动手操作的连续性
杜威曾提出教育的“经验改造说”,认为“教育是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同时提出了经验改造的连续性和交互性原则。前者强调先前经验对后来经验的影响,即强调经验的连续性;后者强调不同经验的相互影响,即强调经验的整体性。同样,课堂上孩子活动也应该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如果有前后几次需要操作,教师要注意不能割断前后活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更不能为了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
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时,用小长方形去摆大正方形和用小正方形去摆大长方形这两个操作是一个整体,两种操作是连续的。不能因为前面有小长方形摆大正方形的经验,后面就不让学生再进行用小正方形摆大正方形的操作。如果割断了这种连续性,那么孩子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整体认识会变得模糊,很不利于孩子对两种知识进行对比掌握,从而会对后来关系公倍数和公因数的铺面积的实际问题难以有直接的经验理解,最后会导致孩子混淆两种铺法。
3. 动手操作的生成性
在孩子动手操作时,往往会随机生成很多新的知识。生成性成为动手操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虽然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过程和结果也进行了多种预设,也很难避免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出现意料之外的内容。所以,在孩子动手操作以后,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可以先分组交流,再组织班级交流。教师千万不可不顾及学生的发现只是按照自己的预设展开教学,而把动手操作流为一种为操作而操作的形式。
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时,学生用小长方形摆大正方形,笔者本来的预设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大正方形的边长和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孩子却发现了小长方形的个数等于其行的个数和列的个数的积。对此,笔者没有置学生的这种想法于不顾,引导其他孩子思考、交流,从而有了意外的收获。
4. 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动手操作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不是一种万能的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些知识的学习可能并不适合用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我们要注意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关键是看这种方法能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方法本没有优劣之分,能达到目標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方法、好方法,达不到目的方法则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方法。
所以,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想一想教学目标,多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可以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动手操作。
四、结语
笔者相信,动手操作作为小学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笔者更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动手操作的重要价值,积极探索动手操作的应用原则,不断探索动手操作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发现,不断完善关于动手操作的理论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必将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将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