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辽宁大连 116041)
面神经炎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且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1]。面神经炎发病机制复杂,且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中枢性面神经炎多由脑血管病、肿瘤科、脑外伤等引起;而周围性面神经炎由炎症、血运、病毒三种病因引起,影响患者美观及日常生活[2,3]。目前,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急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管炎症水肿,解剖位置较深,普通针灸治疗难以达到病位。管灸疗法最早源于《千金翼方》[4],是利用特制的苇管将艾灸的温热效应作用于耳管内,来治疗临床疾病,特别是治疗头面部、耳部、脑血管等疾病[5]。目前研究发现,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多种神经细胞和神经相关细胞表达,并有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成熟,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加快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GDNF、NGF表达与神经损伤修复有密切关系,在急性面神经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6]。本研究观察了针刺联合管灸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7月于辽宁省大连市某地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44.82±5.73)岁。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第5版中急性面神经炎临床诊断标准[7,8];符合管灸、针刺治疗适应证,且患者首次发病均在10 d内;能遵医完成相关检查、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外伤、肿瘤等引起的面神经炎;合并带状疱疹、脏器病变或糖尿病者;合并精神异常或近期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5.03±5.76)岁,病程(2.51±0.35)d,发病部位:左侧11例、右侧16例、两侧2例。对照组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44.69±5.71)岁,病程(2.49±0.32)d,发病部位:左侧12例、右侧14例、两侧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先确定病灶部位、大小,参考国家经穴部位标准选择患侧翳风、太阳、地仓、攒竹穴、下关、迎香穴及健侧合谷穴。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对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针灸。采用平补平泻法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针刺成功后留针30 min,15 min进针1次[9,10],10 d为1个疗程,根据就诊时病程长短及面部肌肉神经变化情况,规划施针1~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管灸治疗。采用电热管灸器对患者进行治疗。管身呈空心圆柱状,纸管长2~3 cm,直径0.5 cm,管身由上、下2节套合,下节为中空木管(两端均开口),内由托物架,下方由镶嵌在管内的电风扇基座构成;上节顶端封口中空木管,侧面具有3个直径为0.8 cm的圆形孔,2个孔为通气孔,1个孔为治疗孔与纸管连接。治疗时利用纸将艾绒3~4 g包裹紧,制作直径为2 cm、长度为3 cm的艾柱,放在托物架上,点燃管灸器中的艾绒,然后打开电风扇辅助艾绒燃烧,套合上、下2节管灸器,并将纸管一端与治疗孔相互连接,另一侧插入患侧外耳,深度为1 cm,叮嘱患者完成管灸器下节的固定,每次治疗20 min,每天1次,1周治疗5 d,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耳后疼痛持续时间及面部、耳周温差。统计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耳后疼痛持续时间、面部温差及耳周温差(采用FIZO MTI-X7PRO医用红外线成像仪完成温度的测定,每组均进行3次测定,取平均值)[11]。②血清GDNF、NGF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取空腹静脉血5 mL,893 g离心20 min,血清分离完毕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GDNF、NGF[11]。③并发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憋闷、感染、烫伤、耳道过热及耳鸣或幻听发生情况。
2.1 两组耳后疼痛持续时间及面部、耳周温差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耳后疼痛持续时间及面部、耳周温差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2.2 两组血清GDNF、NGF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GDNF、NGF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憋闷1例、烫伤0例、感染0例、耳道过热1例、耳鸣或幻听0例,对照组分别为0、1、1、0、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传统中医学认为,急性面神经炎属于“口眼歪斜”范畴,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趁虚浸入阳明、少阳脉络等引起,导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12~14]。面神经炎的急性期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时期,针刺是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首选治疗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症状、解除血管痉挛,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但是,单一针刺治疗远期预后较差,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治疗难点在于改善神经根的水肿和供血,但是急性期的面神经管炎症水肿,解剖位置较深,普通灸疗难以达到病位,无法及时控制面神经炎症水肿。
管灸疗法源于古代苇管灸,《千金翼方》临床研究表明,管灸目前广泛用于面部、脑血管疾病与耳部[15]。同时,管灸疗法能够改变传统管灸的缺点,能够充分发挥艾绒优势,保证艾绒充分持续燃烧,并能向耳内进行传导,最大限度接近面神经颅内段,使艾灸的温热效应直接影响到膝状神经结、镫骨肌支、舌支等面神经重要结构,直达病所,灸的温热感传到耳中、耳部周围,加之配合针刺相关穴位,可以激发经气,振奋阳气,疏通经脉,驱除风寒之邪。因此传统针灸联合管灸有奇效。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耳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面部及耳周温差小于对照组,可见针刺联合管灸用于急性面神经炎能缩短耳后疼痛持续时间,降低面部及耳周温差,更利于患者恢复。
急性面神经炎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多与GDNF、NGF水平有关。GDNF能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NGF能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提高神经的生物学活性,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GDN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面神经炎应用针刺联合管灸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