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洽玉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中山 528425)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与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ADR住院的患者占总住院患者数的5%~10%,而住院患者中发生ADR的患者数达10%~20%,致死率为0.24%~2.9%[2-3]。实施ADR监测、报告制度,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对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于2013—2017年我院上报的ADR 574例,按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新编药物学》(17版),对ADR涉及的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编译的《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4],对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进行分类。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5]的相关规定,对ADR进行分级,分为一般的ADR、新的一般的ADR、严重的ADR和新的严重的ADR;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ADR进行关联性评价,分别为肯定、可能和很可能。
574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271例(占47.21%),女性患者303例(占52.79%),男女之比为1∶1.12;年龄2个月至97岁,其中>20~4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8.26%,见表1。574例ADR来源于临床14个科室,主要为临床护士上报,共486例(占84.67%)。
574例ADR中,静脉滴注给药引起474例(占82.58%),肌内注射给药引起34例(占5.92%),口服给药引起28例(占4.88%),皮下注射给药引起26例(占4.53%),外用引起12例(占2.09%);ADR的发生时间为开始用药至用药后72 h,主要于用药后30 min内发生,共372例(占64.81%),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age and gender in ADR cases
表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ADR发生时间分布Tab 2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ccurrence time of ADR
574例ADR共涉及17大类药物67个品种,以抗菌药物、中成药为主,见表3。抗菌药物引起ADR 470例,主要涉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次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见表4。
表3 ADR涉及药物种类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types of ADR-inducing drugs
表4 ADR涉及抗菌药物种类分布Tab 4 Distribution of types of ADR-inducing antibacterialdrugs
574例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见表5。
574例ADR的分级及关联性评价见表6。
表5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Tab 5 ADR involved organs and(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注:有18例ADR表现为多个器官和(系统)损害,故合计例次数>574
Note:there are 18 cases of ADR manifested as multiple organ and (system) damage, so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times was >574
表6 ADR分级及关联性评价Tab 6 ADR classification and relevance evaluation
574例ADR均100%痊愈,其中病情延长10例(占1.74%),没有留下后遗症和引起死亡。
随着ADR监测工作不断深入,我院上报的ADR报告数呈上升趋势。由表1可见,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对某些药物比较敏感有关[6]。ADR与患者的年龄存在很大关系,主要发生于>20~40岁患者,这可能与当地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而且大多为青壮年有关;0~10岁患者也是ADR多发人群,这是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器官和(或)系统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故其在用药过程中更易发生ADR[7]。因此,要针对妇女、儿童的生理特点,谨慎用药。
由表2可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原因可能是,静脉滴注给药比较普遍;另外,静脉滴注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注射剂中加入的缓冲剂或其他添加剂以及注射剂的pH、渗透压、微粒及内毒素等均可导致ADR[8-9]。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30 min内,其原因可能是药物经口服或肌内注射后,需约2 h才能达到峰浓度,而静脉滴注途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很快达到血药峰浓度,因此也快速引起ADR,如过敏性休克[10]。建议临床严格实行合理用药,遵循“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不静脉给药”的原则,对于初次静脉滴注给药的患者,应在开始用药后30 min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减少ADR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由表3—4可见,ADR涉及药品比较广泛,共17大类67个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其次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近年来的国内报道相符[11]。这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毒性低、疗效好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有关;另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以及与β-内酰胺环合并的杂环及环上侧链的取代基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ADR[12]。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ADR较多,可能与其抗菌谱广、不需皮试及临床疗效显著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有关。因此,临床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减少ADR发生。
中成药导致的ADR病例数排序居第2位,主要涉及中药注射剂。入药的中药材质量控制不统一、有效成分含量不确定、致敏原不明确及生产工艺上一些大分子成分难以去除(如鞣酸、蛋白质及树脂等)都是导致中药注射剂引发ADR的原因[13];据报道,中药注射剂对大输液的澄明度、微粒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可导致ADR发生[14-15];另外,临床上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现象普遍存在,药物之间的作用也是导致ADR发生的重要原因[16]。因此,应规范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性评价,严格遵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辨证施药,减少中成药引发的ADR。
由表5可见,ADR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这可能是因为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容易观察、诊断。肝肾损伤、造血功能异常及远期的后遗效应等潜在的伤害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而造成漏报,而这些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大,临床工作者应引起重视。
由表6可见,一般的ADR所占比例最高,为73.17%;而新的ADR、严重的ADR共占26.83%,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30%)。新的严重的ADR主要由抗菌药物和中成药引起,分别为7和8例。这是由于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比较简陋,对“不良反应”项的描述不够详细或直接标为“尚不明确”,临床用药时缺乏用药安全评估甚至认为无ADR,从而导致新的ADR发生率高。因此,临床应加强对上述2类药物的ADR监测,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ADR的发生。
综上所述,随着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我院上报的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但ADR监测工作还有待完善。应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根据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管理,加强特殊人群用药管理,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