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案例研究

2019-04-01 06:20左群英吕晓丽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主题班会初中生

左群英 吕晓丽

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发展关键时期,在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而父母的有效支持是青春期初中学生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这一主题班会实践案例为依据,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包括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方式在内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主题班会的有效方式,同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初中生;亲子关系

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2018年12月22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引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发展》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成绩、道德养成、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初中阶段处于人一生中发展迅速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都在迅速发展,且由于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因此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便会引发种种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的还会波及他人和社會[1]。主题班会是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在团体的人际互动和活动体验中进行自我觉察和提升。因此本文以一次主题班会为案例,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

一、案例背景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个体的早期经验中与父母相处和互动的情绪及行为的模式会成为潜意识里的内容,并在成年生活中变相重复出来[2]。因此个体在成年前的原生家庭生活里体验到的情绪以及人际互动模式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特别是初中开始之后表现异常明显,很多父母感到与孩子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出现了人们经常说的“代沟”,即由于年龄的差异而导致产生的认识、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但初中生的心理又极不成熟,特别需要来自父母的有效支持。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信任、亲子沟通等家庭关系能有效预测中学生较少的违纪、反社会行为以及较低水平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和更高的情感水平,从而更容易学会适应社会的积极方式,会更多寻求帮助,表明情感,融入社会,从而减少回避和自我伤害的概率[3]。因此,主题班会《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主题班会实践

本次主题班会是由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到四川省内江市一所中学开展实践教学和研究的成果,内容是为初一学生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该案例为其中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我们在之前对教师、家长、学生开展了以访谈为主的调查工作,发现初一学生和父母的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在遇到分歧和问题时无法进行良好沟通,从而导致冲突和隔阂。以此为基础我们把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作为本次班会的主题。具体流程包括:

(一)活动导入

导入环节是从身体和情绪两方面进行“暖场”。教师简单开场语后带领学生先做了一个时间很短,节奏较快的身体游戏小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有趣的游戏和运动以便“热身”,这不但有助于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彼此拉近心理距离,而且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处于一种温暖、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开放、接纳的心理氛围,为后面的活动开展打好基础[4]。之后引导学生集体合唱《当你老了》这一首歌。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而《当你老了》这首歌也易于被初中生所接受。

(二)正式活动

1.畅所欲言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分享自己听歌后的感受。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充满爱和温情的点滴故事,为后面做铺垫。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隔阂,目的是引导学生觉察生活的不完美,面对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2.案例模拟

由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三则模拟案例,这些案例是在前期访谈过程中所了解到的学生和父母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普遍冲突事件,这些事件的诱因包括学生玩手机、冬天早上起床很慢、早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案例中的人物当然均用化名。

3.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就三个冲突性事件进行充分讨论,重点讨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场景和问题,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准备汇报分享,并对时间要求等进行说明。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4.角色扮演

让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分享汇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情况灵活回应,对好的应对处理方式进行积极鼓励和表扬,对不太有效甚至负面的应对方式以询问感受的方式予以提点。这个环节是整个主题班会中最重要的环节。

5.交流总结

让学生就“以后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进行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和总结。这个环节需要对“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这个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策略,包括如何向父母委婉表达自己的心声,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父母要求的合理性方面等。

(三)结束活动

以低声轻音乐为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呼吸放松后和父母进行心灵的对话,教师引导词的内容包括感恩父母、接纳父母,以及未来愿意用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和父母进行沟通等。

三、效果评价

从主题班会实施过程的观察和觉察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对三则案例产生了一定的共鸣,角色扮演汇报环节除了一个组有点“嬉闹”(经过调控,其负面影响得到及时控制)外,其它三个组态度都很认真,并且情感比较投入和真实。最后的冥想结束活动中,部分学生有较大情绪的流露。

此外,从学生课后对主题班会的反馈评价表填写情况看,83%的学生对本次班会的满意程度打分都在8分以上(满分为十分),在开放性问题中反馈较多的收获是对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有更多的认识,开始思考以后如何选择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和父母主动沟通。7%的学生打分在5分以下,认为本次班会课的主题不太符合他们的需要。7%的学生没有进行打分,可能是这些学生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或是主讲人没有表达清楚要求。另外3%的学生打分在7分左右,认为有收获,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深度不够,对现实的指导性还不够明确和具体。

四、思考和建议

基于对传统灌输说教式主题班会的反思和批判,注重情感体验已成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不过,很多一线教师在如何实施体验式主题班会活动上面临着很多困惑和困难。此次主题班会正是一次尝试,尽管并不完美,但已经取得的积极效果足以说明,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体验式教育最早源于自库尔特·汉恩的户外拓展训练学校,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体验式教育其内涵已更为丰富。体验式教育强调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中,或设置与学生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发现,从而对学生的知情意行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角色扮演是体验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既能改变学生因辅导员老师一味说教而产生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有利于教师进行观察和应对。

此外,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看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在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在5%-90%不等;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持5%;用眼去阅读,保持10%;讨论为50%;而亲身体验、操作实践达到75%;马上应用则达到90%[5]。这表明体验式学习方式的确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实际上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成长,体验方式更为重要。因为心理健康和真实的生活世界关系更為紧密,如果教育活动中缺少学生实际的体验,是很难真正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而班会课作为一种团体辅导方式,其系统动力所起的作用是个体辅导所不具备的。当然,要成功或者完美地实施这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包括教育情怀、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对活动进程的灵活调控等。这需要持续的专业成长才能真正彻底做到。不管怎样,体验式班会活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推进体验式班会活动的开展是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顺应教育改革要求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英会.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67-269.

[2]蒋彦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早期经验思想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影响[J].甘肃高师学报,2017(7):58-59.

[3]茹福霞.中学生亲子依恋及其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8(5):683.

[4]左群英.体验: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J].中国教育学刊,2017(4):58.

[5]陆祥桂.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究与实践[J].科学大众,2017(7):76.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主题班会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