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郭景茹 张旭
摘要:创新创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群体是最富创新创业潜力的人群。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有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激励机制角度出发,阐述了激励机制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构建了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经费支持、监管惩罚政策等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期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程。
关键词: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大学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027-02
创新创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时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多种活动场合提及创新创业,可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培育和催生国家经济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拥有创新驱动最活跃的能动因素,是最富创新创业潜力的人群,然而《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4年至2016年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3.0%。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精神,多数毕业生们认为创业是走投无路的一种选择,绝不是首选。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培养根基没有打牢,普遍缺乏健全的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1]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调整策略,有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励在现代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管理和引导功能。以激励理论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将对有效解决创新創业教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创新教育、就业、社会适应、自我认知、生涯规划等问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激励机制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
心理学家认为,激励是人类的一种心态,所有的动作都是一些激励动机引起的。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Y理论中指出,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把个人的利益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可能逃避工作抗拒改变,须采取强迫、实施软硬兼施的管理手段;Y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有抱负,一般状况下人们是愿意承担责任的,可以通过满足职工的需要,使其和组织的目标一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X理论与Y理论的差异在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所以激励方式也不同。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热情,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其原因在于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将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2]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构建途径
(1)调整学分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总学时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消无用课的比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因材施教。研究显示,多数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较少,讲座和竞赛也不多,创业实践更为稀少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低下的主要因素,大学生们认为最好的激励措施是学分制。[3]为有效地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课程可分为通识部分和专业部分:通识部分课程通过设置管理学、经济学、财会、法律、税务等方面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有利于学生明确创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品质,可有效消除学生对创新创业高不可攀的畏惧感;专业部分课程注重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结合所学专业创新案例及相关专业企业的创建和对管理模式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本专业领域创新创业。
(2)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缺少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氛围不足。[4]高校应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遴选优秀教师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邀请企业管理成功人士加入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区拥有创新创业咨询机构、创业服务机构、财务服务机构。大学生可利用此平台快速创建各种企业从事创业工作。依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院系或校级科研平台、校外企业、公司和社会组织合作平台,大学生的创新性设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进行评估和完善,平台对有价值的创新性设计协调相关科研平台乃至企业公司对接合作,为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提供研发平台,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方案的快速实现。高校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平台能够快速实践创新创业思路,有利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健全的创新创业素质,不断凭借自身的努力做强、做大事业。
(3)设立校内校外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和贷款。资金是进行一切行动的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充足的资金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关键。国外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包括设立创业大赛基金为获奖者提供创业基金支持;设立便利的创业贷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金融市场;高校通过争取企业等的支持设立创业基金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资助。因此,高校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对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每年有固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基于专业特色的企业创业基金,帮助在校生或毕业生参与创新项目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业企业运营;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创业贷款等。此外,以合同为前提,简化资金支持申请程序。创业学生在接受了国家、高校、企业资金支持后,当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应该回报国家、高校、企业,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4)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奖励机制是激发大学生能动性的一个高效的管理办法,奖学金的评审标准对大学生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国家奖学金、勤学奖、企业奖学金等方面应适当加大创新创业的加权,尤其加大基于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的奖励力度。[5]此外,高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给予物质激励,将有利于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5)营造健全的激励机制环境。首先,专业课程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知识根基,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潜力的激发,鼓励学生致力于运用自己的专业发现新问题、探索新事物、寻求新领域,走向与之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新道路。其次,建立惩罚监管制度[6],依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成立监管部门,构建大学生信用考评体系,对创新创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予以监督、评估,对不积极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或者犯了错误的大学生予以惩罚,从而激发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思维。
三、结语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如今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以及创业资金资助政策是激励机制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有机结合为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供重要保障。总之通过构建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正确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敬斌.“双创”模式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1):74-79.
[2]郑丹.“双创”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6(17):61-62.
[3]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
[4]张伟.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与完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2):171-176.
[5]郭景茹,赵铁丰,计红,张旭,倪宏波,李颖.激励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及效能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2):22-23.
[6]王娜.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和政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3):26-27.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