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服务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2019-04-01 09:20邵芳薇
现代交际 2019年3期
关键词:质量评估

邵芳薇

摘要:“译文文本”是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一参照物,译文文本的优劣,译文文本是否符合客户的期望,翻译用途是否达到预期值,翻译目的是否达成,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翻译质量的最终评估。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翻译质量评估专题是不常见的,所参考的模式和学者研究也为数不多。所谓的语言服务是一种交易活动,也是一种从微观角度上的研究,从此微观角度上来说,翻译质量的好坏与众多的因素不可分割。首先原文的质量是重中之重,時间上是否超出预期时间,成本上是否超出预算范围,译员的水平是否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科技的脚步,以及最终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都是评估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为今后的翻译质量研究提供产业化和职业化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语言服务 翻译质量 质量评估 翻译项目 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102-02

当今社会,语言服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也离不开优秀的翻译质量。译文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把控,翻译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规范,保证翻译质量。翻译质量的评估是翻译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关系整个翻译流程。翻译质量的重要性受到社会的极度关注。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他们都对翻译质量评估做了很多的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研究带有局限性。本文主要是从语言服务的视角出发,在翻译实践的层面上重点论述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国内外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现状

翻译质量(Translation Quality)和翻译质量评估(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重点。国外学者Reiss在1971年撰写了关于此方面的新书,一本名为《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国外翻译重点研究语言服务的理论层面。House在《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中将前人研究分成四类:一是评估翻译质量的新阐释学方法;二是评估翻译质量的读者反应为取向/行为模式;三是以文本为本评估翻译质量的模式;四是语言学为主的模式。在目的论的方法基础上,“翻译分类学”的这个概念被提了出来,原文文本功能与译文文本功能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点的,因此在不同点的基础上又将翻译划分为“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从而也提出了不同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在中国,翻译质量评估研究来源于等值论,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国内有关翻译质量的研究均集中于 House模式,包括模式的介绍、参数的设定及评估模式的修改;二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不同层次的阐释。

近几年来,有一些学者的贡献尤为突出,如武光军、何三宁等。武光军确定了翻译质量评估的性质以及翻译质量评估理论定位。何三宁首次提出认知关联的推理机制,形成了译文评价参数,旨在对译文进行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语言角度和文化角度,对“译本进行分析、评价”,但是由于对于翻译整个过程影响因子和参数关注不足,导致在此方面的研究存在断层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更多的学者在此模式上获得突破。

二、语言服务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要素分析

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来,各行各业对语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翻译对象多样化,翻译之后的产品越来越复杂化,和传统观念中“译本”的范畴大相径庭。翻译是一种语言服务,最终面向客户的是服务,已经不能仅仅考虑译本的质量了。在翻译项目运作过程中,通常涉及翻译的原文、项目时间、项目预算、翻译流程、翻译技术、客户要求等多个因素,因此,评估模式要对翻译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这些因素理应被考虑进去。

(1)翻译原文的质量。首先从原文内容来看,翻译需要忠实于原稿。在翻译冷门专业题材上的翻译内容上看,需要译者收集大量的专业知识,而往往这些专业知识是无法获得精确的解释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质量受到了损害。翻译内容的完成后,原文的格式、数据是否正确也是评估的重要评测部分。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符合原文的语言内容、语言背景,熟悉原文的用途,在实际翻译项目中,客户应尽可能说明待译稿件的具体背景以及用途,使译员可较好把握其语言与文化背景。如果翻译提供方不能从客户方获得高质量的源语言文本,将会对翻译质量造成风险。

(2)翻译项目的时间。翻译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翻译质量,翻译难度越大,翻译时间就越长。在多数商业翻译中,源语文本涉及了很多的时效性新闻,这就需要译者要在最快的时间进行交付,错过了时效性,翻译的内容将起不到商业的作用,从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3)翻译项目的预算。客户在寻找翻译团队时,预算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若客户预算不足,则很难找到性价比高的服务商,从而也无法确保翻译质量。低价译员,受到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翻译质量。同时,预算多的客户,会一定程度上调动译员的积极性,从而发挥了最大的热情,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4)译员/翻译团队的水平。翻译项目的完成通常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因此团队的素质高低、资源获得性、管理能力都与翻译质量息息相关。如今,译员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以及多种所需能力,都对翻译起到积极作用。

(5)翻译技术因素。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元素、互联网元素是必须考虑的元素,如何将这些元素合理地融合在翻译质量上则越来越重要。首先,翻译项目种类多元化,译员需要处理不同种类的文本类型,很多情况下,这种文本类型极其复杂,必须借助于现代翻译工具才可以得到解决。因此,翻译人员要具备过强的翻译技术能力,能够处理当今社会的不同种类的高难度文本格式,掌握翻译软件,掌握翻译工具,熟练记忆库,预翻译和术语库。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也可以保证翻译质量,翻译多语网站,翻译团队是必须掌握SDL Trados,若不能熟悉操作,则无法提取网站中的源语文本。从而影响翻译项目的质量。

(6)客户要求及其他因素。译文的“信、达、雅”标准来衡量最终交付的产品质量是传统翻译模式的质量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属于文学层面,很难达到量化。在现代语言服务中,是否达到了客户的要求才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

三、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启示与意义

翻译质量是否优秀,是否达到客户预期的标准是翻译标准的成败关键。翻译质量的好坏由多种原因构成,源头上把控到位,才能保证翻译质量,顺利完成翻译服务。如今,翻译的对象在不断增多,现代翻译涉及比传统翻译更多的翻译技术,这就要求译员要站在现在科技的基础上,将翻译产业化与科技化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当然,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研讨,例如,如何有效地合理预算,如何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规避风险,完善原文的质量、完善翻译流程设计。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翻译服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载喜.翻译·模糊法则·信息嫡[J].中国翻译,2010(4).

[2]朱纯深.子之矛乎?子之盾乎?有关翻译研究学术话语弊病之我见[J].田中国翻译,2007(5).

[3]何三宁.译文质量评价的参数[J].田阅江学刊,2009(4).

[4]王华伟.王华树翻译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5]何三宁.“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质量评估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创新
支持向量机的远程教学质量评估模型
内蒙古京泰1#机组A级检修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现代企业要求职业教育评估体系不断创新
矿山地质勘探工作及质量评估分析
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组合分类算法的源代码注释质量评估方法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澳大利亚研究生课程的外部质量评估
“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美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有效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