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的激发

2019-04-01 02:32许洁
关键词:课内阅读激发策略小学语文

许洁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培养独立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此过程中,课内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常态教学的主阵地,其对于学生想象思维的激发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真实生活;课内阅读;想象思维;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4-0017-02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自2015年起,笔者学校基于芬兰的现象学教育学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推行了PDC项目实践育人系统,即通过“项目和涉及项目的课程”,以此来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让学生走向真实而完整的世界。

在此育人理念下,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在进行着变革,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推行,召开了“关注教材衔接 对接真实生活的语文课堂”的北京市级现场会。将教材中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转化为一个个真实的生活问题,为学生创设真实生活下的学习情境,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世界就是他们的童话。想象能力的培养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需要依靠语文教学实践,特别是课内阅读教学,在此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思维架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架起课内与生活的桥梁。

二、想象思维的激发策略

(一)创设情境,对接生活

教材中的问题是一个学习问题,但用好教材来教,则应积极尝试创设真实情境,将文本问题转变为生活真实问题。

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本文是古诗,语言习惯与今日相距甚远,虽只言片语但含义深刻。理解诗意、品悟诗情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特别是对于送别这一主题,四年级学生体悟不到这份厚意深情。但学生都曾面临过分别,这份生活体验,既是搭在学生与诗人李白之间的一座精神桥梁,更是创设真实生活情景的一把钥匙。因此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好友分别的情景,再创设情境古人送别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甚至就是永别,所以古人特别看重分别,送别诗借景抒情、充满离愁别绪,这份情感深刻地潜藏在古诗的一字一句中,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如此就将课堂教学主打问题从“这首古诗的诗文大意是什么”转化到“古人是如何送别的,以及他们当时的心情怎样,我们可以怎样送别”。这样学习结果就从背诵默写古诗转化到了学生通过想象架起了对接古人生活和自己生活的联系,感受着古诗38个字跨越1293年,李白传递给我们的他与孟浩然送别时的真挚和友谊。

(二)实践活动,角色带入

在批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将教师教学经验转变为学生学习经验,让学生被裹挟带入,促进想象力的个性化生成。

如《电脑住宅》这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科技之发展以及畅想未来住宅。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科技新生事物的了解超出我们想象,比如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手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甚至还有脑思维等等,学生对最新科技的了解远高出文章中电脑住宅的科技水平,因此在学习本课时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就是调研父母小时候的居住环境,帮助学生穿越回30年前,去批注和感受电脑住宅的神奇,以及其奠基未来住宅的意义。第二个实践活动则是: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那是科学家的事,并不认为自己能对科技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其对于现有的科技成果虽然了解但并没有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需求,访谈家人对于未来住宅的需求,让其将科技与自己的生活关联,打开想象思维,通过想象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居住生活,继而想象改变未来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三)补充资料,延伸文本

在课内教学中,通过补充课外阅读资料,对课内文本进行延伸,进一步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进而加以理顺、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进行创造创新。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进一步延伸,来引发学生的想象,提高表达能力,从而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比如,在《电脑住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补充比尔盖茨的住宅——未来屋,以延伸课内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

“所有家电都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可以依靠声音控制,墙上有耳,可随时待命。

可以不进家门就能通过手机指挥一切,如开启空调、简单烹饪、调节浴缸水温等。

火灾发生时大门则会自动对外报警,切断有危险的电力系统,并根据火势分配供水……”

设计师们的想法也就是这样,有没有激发你的更多创想,就连设计师都想不到的?

再比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中,教师补充了李白与孟浩然相识相知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通过想象感悟送别情。

“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在李白年轻的时候,孟浩然已经成名。在李白二十几岁的时候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到了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当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成为挚友。于是,相约来到武汉,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也就是扬州,于是二人在黄鹤楼送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才第二次见面,这次李白为表达自己的钦佩,写了《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回首过往,已经十年云烟。而这对好友他们一生中仅仅见过两面。”

借助资料你想象到怎样的送别画面?感受到怎样的送别情?我们感受着他们的深刻情谊,哪位同学能再次吟诵这首诗。

三、想象思维的激发的意义

综上所述,想象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亟待教师通过教育教學来开发。有了想象的课堂,能够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不断激励着学生进行探索和超越,语文课堂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并且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让他们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语文天地里。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激发策略小学语文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趣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深入融通,提升课堂内外阅读的整体效益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链接课内阅读推开习作表达之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