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生活史

2019-03-30 03:14诃无量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会宁皮影戏皮影

诃无量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而作为万里黄河最美之地的白银,自然也是一片民风古朴、习俗久远的文化热土。

从古老的皮影、社火,到激情扬越的黄河大鼓、打铁花;从精工细作的剪纸、刺绣,到工序严格的陶瓷、蛋雕;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靖远羊羔肉,到窝丝、甜胚子等各种地道风味小吃……自古传承的民俗与风物,是白银人生活的真实印迹。

岁月变迁,如今,当我们探寻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存时,仿佛是在解读一部白银人生动鲜活的“生活史”。

会宁皮影戲从“许愿”到“还愿”

在白银地方文化艺术中,会宁皮影戏的名头很高。“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小小的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可以演绎出一场场包罗人生百态、汇集轶事趣史的视觉盛宴。

会宁皮影戏因主要流行于白银市会宁县而得名,这一传统艺术始于汉代,成熟于宋初,是中国地方皮影戏的典型代表。

关于会宁皮影戏,《会宁县志》这样记载:“皮影戏,会宁俗称‘灯影子,就地搭一茅棚或利用民房,用细白纸糊成影幕,俗称‘亮纸,置于桌上,用皮革刻绘成人物、道具,表演时由一人捉线子,另几人伴奏,配以台词唱腔,表演剧目多为历史剧。”

“是村是景是生活,有山有水有乡愁。”在白银大地上,山水相依,黄河水滋润出广囊的农田,也孕育出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梯田错落,花果飘香,诗意的田园风光令人心醉。

会宁皮影戏萌发于乡土、活跃于民间,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浸透着一种灵气,浓缩了会宁文明的千年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会宁皮影戏在唱腔上极其独特,主要为灯影腔,同时兼有秦腔、眉户,加上唢呐调、打击乐和白口等,共同形成了极富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在表演内容上则丰富多彩,取材有体现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神话故事,有反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故事,也有歌颂济世英雄、彰扬志士上进的传说等。艺人们根据不同剧情,一边演唱,一边操控影人做行、卧、跪、整冠、打揖、提袍、甩袖等动作,人物表演或挥枪对打,或腾云驾雾,灵活自如、妙趣横生,简直就是生活性和艺术性的传神体现。

在会宁,现有10多个皮影戏班,他们演出和活动的范围主要是会宁本地以及相邻的通渭、静宁等地,演出时间则集中在每年春播和秋收两个时节。每到演出季,戏班艺人便担着皮影,背着乐器,走村串户进行演出。春播时演出的主题为祈祷,俗称“许愿戏”,即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收结束后,演出则重在庆贺丰收,俗称“还愿戏”。此外,在庙会、传统节日里,也少不了皮影戏的身影。另外,孩子满月或是老人过寿,人们也喜欢请皮影戏班前来助兴。每当演出结束,还有“扯亮纸”的环节,村民用扯来的“亮纸”给小孩做项圈,以祈孩子健康成长。

在会宁,皮影戏这一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深受当地人喜爱。2019年2月,会宁县皮影文化艺术馆建成开馆,馆内设置有皮影艺术展览陈列区和皮影戏演艺区。陈列区主要展示了会宁皮影戏的流源及传承发展现状、皮影制作步骤、唱腔曲调、皮影传承人、皮影文献、皮影工艺品等内容,同时还设置了皮影演出体验互动区,人们可以在皮影艺人的指导下,动手操纵戏曲人物。演艺区则主要用于日常皮影戏演出,皮影戏传承人常年驻扎在此,为大众带来精彩的表演。这座文化艺术馆,为呈现会宁皮影戏的艺术价值、解决后继乏人、创新会宁非遗保护模式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相信,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会因此而焕发新的光彩。

比烟花更灿烂的“打铁花”滚花灯、曲子戏和黄河战鼓

同会宁皮影戏一样,景泰“打铁花”也是源自民间的古老艺术。

景泰“打铁花”是流行于白银市景泰县的一种民俗表演,源于明代中晚期。相传明万历年间,当地有位名叫张铁蛋的戍边兵户,从山西来到景泰县芦塘堡,作为随军的铁匠专门从事制造兵器和修补农具的工作。当时,景泰境内经济、文化落后,每逢佳节无烟花爆竹渲染节日气氛,于是,张铁蛋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握的技艺,想到用铁水泼洒的方式来代替烟花,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摸索出了“打铁花”的基本工序,以此给当地人增添节日的喜庆。没想到这一举措深受人们欢迎,每到过节,附近的富家大户便纷纷请张铁蛋上门“打铁花”。渐渐地,张铁蛋的“打铁花”在当地有了一定市场,张铁蛋也因此声名远播。在他的影响下,其后人也继承了这一手艺,并以此为业养家糊口。后来,张家第四代传承人张有仁对“打铁花”的技艺进行了改进,使得“打铁花”走向成熟,并在景泰县五佛、芦阳、红水、寺滩、喜泉、正路、中泉等地盛传。

“打铁花”是一门绝技,也是勇敢者的游戏。表演前,冶炼工会先将废生铁炼成铁水,待到夜幕降临,“打花人”登场,他们用在凉水中浸泡过的特制长把木勺舀起铁水,迅速并奋力地泼洒向天空,一勺接一勺,中无间断。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水瞬间迸发出四溅的铁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开花,因此“打铁花”又名“打树花”。耀眼夺目的树花仿若天降星雨,比烟花更灿烂。在流光飞火中,人们祈盼美好、憧憬未来,许下对生活的无限祝福。

除了“打铁花”,景泰地区还有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滚灯,俗称滚花灯。据史料记载,明长城一线设烽火台传递军情,昼夜分别用狼烟和灯火进行通信,后来信号灯流传到民间,逐渐由手执变为就地滚动,形成了“从古老城墙上走下来的舞蹈”。每逢重大节日,百姓便组成浩浩荡荡的滚花灯队伍进行表演。滚灯为绣球状、“纸包火”的构造,表演者手推滚灯,扭曲跃动,或走或奔、或进或退,在方圆百步之间,辗转腾挪。尤其夜间,在灯火之中,人逐灯走,灯随人舞,形影交错,犹若五彩斑斓的长龙伸展屈卷,往复盘旋,别有情趣。

曲子戏和黄河战鼓也是白银地方艺术的代表。

曲子戏发祥于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清末,善于词曲创作的大川渡举人张海润在入学国子监期间,研读了《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以此为鉴,大胆创新,创作编写出了二十七种西厢调和八出歌舞小曲,冠名《西_陌调》小曲,后逐渐发展为白银曲子戏。至今,曲子戏在自成风格的基础上,仍保留有西厢调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得元曲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以延续,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黄河战鼓则主要流传于白银区四龙镇双合村一带,是当地村民节庆和庙会期间重要的庆典活动。据记载,黄河战鼓是明成化年间由驻守黄河边塞的军户带到当地,原本是与敌交战时指挥进退、扬威助阵的工具,后来,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逐渐衰退,才慢慢演变为民俗鼓乐并被传承下来。如今,黄河战鼓依然沿袭古代战鼓的击打套路,透过极具节奏感和震撼感的鼓声,古时宏大的战争场面、战场上刀光剑影的厮杀,仿佛历历在目……

平川境内的磁窑沟,近年来随着上百座窑址的发现而声名鹊起。在磁窑沟内,磁窑文化的遗迹自东向西逐渐扩大,主要由黑石岘遗存、大水沟遗存和老磁窑遗存三个部分组成,有着宋、元、明、清以至20世纪80年代的陶瓷窑址,成为让人叹为观止的露天博物馆。

平川千年陶瓷丰富的特色美食

在白银,艺术不仅仅是戏曲歌舞,而是具体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各种精巧的传统工艺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白银的传统工艺众多,如剪纸、刺绣、雕刻等都有不俗的底蕴积累,不过,还有一项更为突出,那就是平川陶瓷。“方方窨子滤澄泥,古语儿童莫坏坯;炼到极稠捶极熟,一归模范即佳瓷。”陶瓷是白银市平川区最为古老的传统产业,据境内发现的古陶窑遗迹推断,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这里就开始烧制陶瓷。

唐代置会州时,平川陶瓷业得到较快发展,北掌山下的红土洼陶窑即建于此时。从考古发掘出的碗片来看,当时的工艺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不仅出现了黑、白、红、黄、青等各种颜色,粗陶土和细陶土也有了明显区分。明代以后,陶瓷销路转旺,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陶瓷产业,大批陶窑开始兴建,平川陶瓷形成了声闻西北的宏大格局。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及至清代,平川形成了以陶瓷为中心的大型集鎮,据说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此谋生,平川一度号称“码头之地”。

平川磁窯虽然是民窑体系,但生产的器物在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不拘一格,其融合了磁州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等窑口的特点,形成了独特丰富的釉彩,创烧出各式各样的器形,并采用变化多样的绘画装饰手法,可谓民间陶瓷艺术的宝库。

近年来,平川以千年陶瓷文化为依托,在古瓷窑、老瓷厂等遗址上,打造了一座“陶瓷小镇”。小镇内建有陈列馆、博物馆、创客空间、主题广场、非遗传承中心、咖啡馆等,在这里,陶瓷工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在一起,焕发出新的光彩。

步入小镇,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一窑炉大烟囱。大烟囱始建于1970年,整体呈圆柱体,高55.9米,是全国各大名窑中少数保存至今的砖砌烟囱之一。看完大烟囱,走进陶瓷小镇博物馆,平川陶瓷的发展史便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这里展有平川境内出土、生产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陶器共一百余件,以及还原古代陶瓷生产过程的雕塑群和窑场等,全面展示出平川陶瓷文化的历史脉络。随后,来到窑址广场,这里保留有3座老窑,均为倒烟窑。倒烟窑也叫蒙古包窑、馒头窑,这3座倒烟窑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最大的一号窑容积为90立方米,内径6.8米,高5.8米,有8个烟道,极具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倒烟窑都被广泛使用,后来,随着隧道窑的兴起,倒烟窑才逐渐停止生产,现作为工业遗址被保存下来。

除了观看陶瓷遗迹,了解陶瓷文化,在陶瓷小镇的非遗基地和陶吧,还可以DIY陶瓷。静下心来,感受指尖与泥土的碰撞,制作一件独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这种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说精致的手工艺品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视觉上的享受,那么各种极富地域特色的美食,带来的则是味蕾上的愉悦。例如“靖远东湾驴肉”,那“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俗语可不是浪得虚名。东湾驴肉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霍去病西征,驻军东湾,时值瘟疫传播、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霍去病不忍看百姓受苦,便将驮运行李的毛驴宰杀后分给百姓食用,后来民众念及将军恩情,便将驴肉的烹食方法不断改进。东湾驴肉的制作手法十分地道,其秘诀主要是“一泡二焯三慢煮”,驴肉的鲜香与秘制配料的结合,能让人获得更富层次的味觉感受。又如“靖远羊羔肉”,吃过的人无不赞叹,其肉质细腻,味纯不膻,入口滑嫩。还有始于清光绪年间的传统小吃烙饼“一窝丝”,其原料中加入了当地原生态胡麻油,因此酥脆清香,口感俱佳……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物,是岁月留给白银最珍贵的财富。透过它们,白银人生动而鲜活的生活图景,便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猜你喜欢
会宁皮影戏皮影
指间功夫
有趣的皮影戏
新时期会宁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百年潮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皮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