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洪宝 刘永生
【摘 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该文概述了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时代价值,分析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建立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开展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能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根本上说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表征着独特的地域性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提供着持续的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地继承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从而使中华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时代价值。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内容。从形成上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从根本上体现着本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从结构上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在清代晚期之前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文化体系。从具体内容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文学艺术系统、视觉文化系统、曲艺音乐系统,以及以中国雅集为代表的总体艺术系统、以中国器物为代表的生活艺术系统。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处于内部转型、外部多元文化加深渗透的转型期。这一时期,亦是各种文化传播纷至沓来的新的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的传播方式、内容、途径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对他们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文化思潮影响。高校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主力军。要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内容的结构优化,进而牢固传统文化的根基血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思想、引导行为。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保障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蕴含着丰富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因素,易于人们把握和遵从,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元素,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认识传到统文化魅力,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的赤诚情感。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社会主流价值共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维系政治稳定,有效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经济一体化和生活信息化必然对当代大学生带来文化、价值和道德上的多重影响。受此影响,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倾向,有些人过于追求个体利益、强调个性发展、自我独立等。毫无疑问,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以及信息的芜杂性,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无从辨别真假;面对利益交织的选择,坚持先利益后道德。于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生活似乎反向地影响着今天的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成为他们充耳不闻的空洞说教。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课程及其他教育方式、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来加以思想,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诸多研究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和文化传承者,究其一生努力,其终极目的莫过于希图以传统文化来培养政治、公平、诚实、善良、进取的人,即冯友兰先生强调的“作为人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的人。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文化因素,真正面向流淌着中华文化血液的青年群体,我们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对他们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讲求道义、弘扬仁德的中国人。如此,我们的青少年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1、大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有限性
大学生群体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多数表现为认同传统文化,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但是,客观来看,大学生群体受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热衷于即时性、表面化、群体性的消费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群体的认知主要是集中于应试教育的机械背诵,而不是源自于热爱的深入学习。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一些大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懂其中的要义、精义,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更难以将其内化为行为的指导思想。
2、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被动性
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修养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他们却又常常缺少学习的倾向性、主动性,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去学那些自认为有用的知识,那些可以带来短期利益的知识。相反,他们缺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真正价值判断,由此很难形成内在的驱动力去积极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往往是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整体来说,一些大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学习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