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需求与期望,介绍了构建政民心理契约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政民心理契约构建策略。指出,政府要关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心理需求;政府工作人员应更加关注群众的心理因素,通过对群众期望的调查、期望的引导及心理契约破裂后及时的挽救,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从而为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与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 新时代;政民心理契约;构建逻辑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作为人民的需求,如果政府没有第一时间感知到,就容易使人民产生失望的情绪和偏颇认知,从而导致人民心理契约的破裂。
近年来,人民内部矛盾事件(如石首群体性事件、瓮安群体性事件、厦门PX抵制事件、古巷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学术界对这些人民内部矛盾事件的研究,多从文明法治,危机、谣言和舆论传播,政府公信力等角度出发,探讨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带来的经验教训和造成的影响。如李宁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极端暴力行为,认为必须加强法制和文明建设,建立一系列机制,才能化解社会矛盾。[1]谢金林通过对石首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研究,认为情感决定了网络抗争动员的过程。[2]马得勇研究发现,在新媒体运用过程中,透明性和回应性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3]金俊宏,黄慧通过研究石首群体性事件,分析了谣言在事件中的特征。[4]
这些研究只关注到了外在因素对人民内部矛盾事件的作用,没有关注到人民的心理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果我们能够探究到新时期人民的心理需求,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难,就一定能够成功解决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政民心理契约就存在理论上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一、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需求与期望
要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要把握人民的需求和期望。研究者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中提取到561条网友留言,发现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包括如下内容:希望优化繁琐和不近人情的办证、证明程序,如户口迁移证明流程繁琐且部门互相推诿无法开具;希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农村水电间歇性停止供应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看似不合理而实际上对人民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希望政府做一个可以查询公民的身份信息绑定哪些应用的查询系统,该期望虽然难以实现,但反映出人民对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希望全国所有医院通用一张就医卡,该期望也难以实现,但同样反映出人民对简化就医程序的期望;希望垃圾分类从每一个家庭开始落实执行,该期望反映出人民对环保的关注,但是该期望属于长期性的教化成果,而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从爬虫数据来看,要想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就应该重视人民最迫切和最真切的期望。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就要重视人民的心理因素,这便是构建政民心理契约的第一个逻辑。
二、已有研究支持构建政民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研究为提高员工及组织的效能提供了极大的贡献,心理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已不言而喻。在组织心理契约的研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契约在政府和人民互动过程中的作用。赵泽洪和李传香关注到了心理契约对政府信任的作用,在整合政府信任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政府信任的心理因子,认为政府信任问题的心理契约包含三个维度:价值认同维度、工作责任维度和交易维度;[5]石若坤构建了危机事件的心理契约理论:在危机事件中,人民和政府存在心理契约,它表现为人民和政府对彼此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的理解和期望。危机心理契约的维持可以增加政民互信,还能激发人民的责任感,增强政民情感联结,增加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6]胡象明和谭爽分析了工程危机事件中人民心理契约的特点,认为在危机事件中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有利于减少恐慌,从而促进政府的工作。[7]这些理论的初探为我们构建政民心理契约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与可行性,它表明人民和政府之间存在未被言明的期望与责任感知,这些需要政府多深入群众进行调查走访,关注群众的心理因素。这是构建新时代背景下政民心理契约的第二个逻辑。
三、政民心理契约的理论构建
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民心理契约,首先要关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心理需求。人民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产生对政府的期望。人民对政府的期望分为:基于自身观点和立场而产生的对政府的期望和基于自身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对政府的期望。前者表现为希望政府的政策措施能够符合自身的观点和立场,如希望政府能够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后者表现为希望政府能够满足自身的现实需要,如希望政府能提高自己的福利待遇,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观点和立场的期望没有兑现,一般会使人民产生消极情绪和偏颇认知,而基于需要的期望没有被兑现,严重时会招致行为反应,如反社会行为或群体性事件。此外,政府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人员的言行及风貌都是人民在判断期望是否得到兑现的主要评价标准。本研究对政民之间心理契约的发生、维持及破裂机制的假设如图1所示:
四、结语
本研究对构建新时代背景下政民心理契约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对民众的需求进行了爬虫分析(在互联网领域,爬虫一般是指抓取众多公开网站网页上数据的相关技术),对心理契约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首次提出了政民心理契约的运作机制。未来研究者可结合不同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具体内容,关注不同地区人民的期望。政府工作人员也应更加关注群众的心理因素,通过对群众期望的调查、期望的引导及心理契约破裂后及时的挽救,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从而为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与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宁. 法治与文明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之本——对极端暴力行为的社会学思考[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6)126-130.
[2] 谢金林. 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2012.09(1)80-93.
[3] 马得勇, 孙梦欣. 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J]. 公共管理学报, 2014(1)104-113.
[4] 金俊宏, 黄慧. 群体性事件的谣言特征——以石首事件为例[J]. 电子政务, 2011(11)43-46.
[5] 赵泽洪, 李传香. 近年来国内政府信任问题的心理契约研究综述[J]. 天府新论, 2012(1)9-13.
[6] 石若坤. 心理契约:提升公共危机管理效能的支点[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8(10)23-29.
[7] 胡象明, 谭爽. 重大工程项目安全危机中的民众心理契约及政府管理对策初探[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5(2)27-32.
【作者簡介】
胡 晓(1993—)男,湖北十堰人,宁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