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概述了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建设有效结合的方法与措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一个懂教育的政治家;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课堂有思政,思政进课堂”真正落地有声;在师德标兵的评选上,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走样;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逐步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师德;大学生思想教育;措施
新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面对国际上对我国适龄学生生源的竞争,各种新媒体的涌入,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都给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新时期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依靠两类人员(即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全校营造“思政进课堂,课堂有思政”的良好育人氛围,使全体教师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影响教育每位大学生。
一、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师德建设,关键在学院的顶层设计。学校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学院事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领导班子重视师德学风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那么师德建设就能搞得彻底,就能形成师德建设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学院中层干部也就能重视师德建设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把教师考核、岗位晋级、职称评聘等具体工作与教师的师德挂钩,就能极大地发挥教师们的聪明才智,带动学风建设,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
师德建设,重在考核环节。师德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贵在坚持。必须把师德建设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常态化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把师德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成活动,要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考核体系,要把什么人考核,什么人监督,课堂把控什么内容等问题一一考虑进去。
师德建设的立足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师德建设的成效最终要由培养的学生质量来衡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最后关口,师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甚至决定今后社会道德发展的趋向。加强师德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崇高的品德感染学生,用卓越的能力培养学生,使其成长为为国为民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1、从学校层次分析师德建设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党委在历年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都会明确提出:要求切实抓好师德建设,但目前看成效不是很显著。原因是,各学校师德建设的提法过于务虚,偏于泛化,没有更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事实上,高校教师基本的师德内涵大家已形成共识,即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但教师是否按照规范行事,不得而知。当师德建设的要求提出后,一些与师德建设有关的措施没有相应出台,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使师德建设成了空喊口号。师德建设与教师的职称、岗位、待遇等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系,势必造成师德建设不能落到实处。
2、从教师自身分析师德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些新任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及对自身行为的约束。部分教师到高校当老师是因为工作稳定,待遇稳定,没有把奉献精神、育人职责当成高校教师的崇高使命,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还有些教师忙于科研创收,不带课或者少代课,对教学工作钻研不够;另外还有些教师,对当前的形势政策从思想上跟不上,又不注重学习,课堂上随便发表不当言论;还有的教师对自己要求松懈,把一些牢骚发到课堂上,不注重教师形象;也有一些教师,只把自己当成教书匠,对学生不闻不问,上完课走人,一学期下来连班里多少名学生都不知道,甚至有些从来没上过课的学生平时成绩能打到优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师德建设的绊脚石,也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因此,学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既要做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又要配套考核机制,还要对教师的自身建设加以引导、监督,使教师学习、认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3、教师没有把精力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思政进课堂,课堂有思政”,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希望教师能主动参与到教育管理学生中,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课前5分钟的演讲,这种教条形式“逼”教师完成思政教育,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利用专业课程的讲授,迁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情操教育,甚至是审美的教育等等。但由于学校没有出台保障师德建设的有效考核制度,虽然年度考核和岗位聘任也包括了教学、育人和社会服务的内容,但所占的比重太少,而且分值几乎相同,不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损害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在现行考核评价制度的引导下,大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表论文、搞教科研、做精品课、编写教材等等,极少数的老师能够关注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注重教师出成果,一方面是这些成果易于量化考核,另一方面成果会给对学校的办学指标带来许多好处。教师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干了这些就干不了那些,所以一些教师没有心思钻研思政教育的内容,对课堂教学得过且过,对学生不管不顾,很难对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在“教书”“育人”两方面不能统筹兼顾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些专业招生数量突然激增,造成专业教师紧缺,这些专业新教师入职后,馬上就安排了教学任务,新教师一方面要钻研教材,另一方面要学习“教书”,所以他们往往很难兼顾,在两者中只能偏重一头时,新教师选择了前者,钻研教材内容,忽视了“育人”素质的养成。
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快,一些管理岗位缺少人手,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新教师入职后要求在系办或学工办工作3年,新人入职后把大学的知识及时转化成现在可以教授学生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这3年的黄金时间他们无暇钻研专业,疲于应对一些事务性工作,不能及时转变身份,影响了今后的职业发展。
另外一个现象是,尽管学院有新老教师帮带,督导组督导教学等制度,但效果不理想。老教师帮带新教师没有制度约束,没有考核办法,有些新教师由于各种原因顾不上听老教师的课,老教师有时候在教学教研任务重的情况下,疏于了对新教师的帮带,仅停留在一纸计划和总结上。学院督导组在督导教学时,作用不十分明显。一方面,督导组的行政权力太小,没有威慑力,另一方面督导组在向学院管理部门建议时不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常受到人情、面子等影响,不能给出真正、客观的评价,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发展。总之,中青年教师是一支重要的师德建设队伍,我们应该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本领。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风状况总体堪忧,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底子薄、动手能力差、诚信意识弱、生活纪律涣散等。这些现象虽不是主流,但与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不相容的,与形成良好的学风是相悖的。其存在的原因是:
从学生的原因来看,在校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专业思想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每天几乎与网络游戏作伴;上课打瞌睡,下课看手机,还有些学生有“混文凭”找工作的思想。
从学校管理方面来看,存在着师资队伍跟不上学院办学规模的发展;教书与育人相脱离,管理与教学相脱离,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品德、素质教育;学生管理制度不能严格執行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来看,一些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现状不闻不问,认为上大学了,就应该由老师和学校全权负责;还有些学生家庭问题突出,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的问题较多;还有些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利,帮助学生开假证明争抢助学金,为孩子选上学生干部,给有关老师请客送礼等等。再有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读书无用、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学校文化氛围。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建设有效结合的方法与措施
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一个懂教育的政治家
首先在调研上下功夫,确切掌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和师德建设的基本情况,然后针对现状制定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老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政治学习、教研室学习的途径来实现,尤其可以发挥二级系部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每一位教师学习蜡烛精神,甘于奉献自己照亮别人;对新入职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入职教育着手,结合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一起做,严要求、严管理、严考核,不能达到要求的教师不予发放教师资格证。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系统性、连续性,经常性,常抓不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课堂有思政,思政进课堂”真正落地有声
在统筹兼顾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师德建设的整体水平。师德建设的成效不仅表现为教师思想境界的提高,而且体现在推动工作发展上,尤其体现在教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上。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有教学设计,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添加什么内容,要书写在教案上,不能让教师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太随性化。为了便于考核教师育人水平,可以安排督导组听课,给出客观评价。教师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外在形象,青年学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你认真严谨,谈吐优雅,话语风趣幽默,就能带动学生们多学习,多看书,严格要求自己。你穿衣得体,落落大方,就能影响学生们的审美观,这都是对学生迁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3、在师德标兵的评选上,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走样
学校在师德标兵评选工作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在统一认识上,做到 “三个一”。一是澄清一种误解,即“师德标兵不是终身荣誉”,不能论资排辈,轮着评选,它只代表一个阶段,营造人人争当师德标兵的良好风气。二是明确一个目标,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显著提高师德整体水平,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和人格魅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三是抓好一支队伍,即切实抓好历年来评选出的师德标兵这支队伍,从二级系部积累师德建设的经验,挖掘辛勤工作、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先进师德典型,使其成为师德建设的受益者、推动者,为其他教职员工树立榜样。
4、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逐步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
师德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但必须有硬标准。在贯彻落实中,严把师德建设的“三个关口”。首先,把师德建设纳入到人才引进机制中,严把人才引进关口。其次,把师德建设纳入到学习培训中,严把教育关口。学校在每学期的固定时间段开展师德评价,应制定出符合学院实际的评价标准,便于计分,便于考核。让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有据可依,考核评价部门易于操作,客观公正。第三,把师德水平纳入到各项考评中,严把考核关口。将师德水平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聘任、进修学习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把师德建设与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增强其师德建设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6(1)76-78.
[2] 周济.爱之责任——师德之魂[j].人民教育,2005(8)2-3.
[3] 刘东英.师德之现实判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89-90.
【作者简介】
刘文霞(1973.10—)女,山东蓬莱人,研究生,教授,内蒙古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研究方向: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