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SWOT分析研究

2019-03-30 02: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陕西

曹 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一、“双一流”建设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神,中国各高校纷纷加入“双一流”建设热潮。“双一流”建设打破了以985和211工程为代表的重点高校身份固化的状态,实行5年一个建设周期的动态调整,在强调“国家行为、政府主导”的同时,强化绩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机会赢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陕西高校发展的SWOT分析

在“双一流”建设数量上,陕西位居第四,其他省份的变化致使高等教育强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双一流”建设为陕西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对陕西高校的自我认知和调整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高校进行全面分析。

图1 SWOT结构分析图

(一)陕西高校的发展优势

1.国家在经济和政策上对于西部高校的支持

根据国家战略布局要求,以陕甘宁为代表的西部高校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001年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南京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大学;2017年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经过调整,新增对于延安大学的对口支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为了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强调加强我国中西部地区优势学科打造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陕西高等教育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八百里秦川地域辽阔,农业、牧业相对发达,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地处我国中西部接合处,是大西北东大门。它拥有众多优势:(1)航空、机械、军工、纺织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2)矿产资源较为丰富;(3)科研院校多,具有人力资源优势;(4)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考古、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较好。以上优势能够提升陕西高等教育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西部乃至全国起到辐射作用,战略地位显著。

3.陕西高等学校数量多,发展潜力大

教育部2018年正规大学名单中,陕西普通高等学校98所,其中六所院校由中央主管,代表着陕西高等教育顶尖水平,在全国均有一定影响力。省部共建的西北大学加之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地方高水平大学共有十多所。这些高校服务面向地方,辐射全国,拥有硕博学位授权点,是地方政府“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重点院校。此外,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科技园等,象征陕西科研力量。

(二)陕西高校发展的劣势

1.陕西高校办学特色不显著

陕西地处西北地区中部,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明显。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部分高校盲目追求“一流”,自身定位不明晰,过于注重可以量化的指标,办学特色不明显,导致学校发展缺乏广泛而长远的视角,忽略内涵式发展,影响高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2.陕西高校经费投入非常有限

由于陕西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教育投入非常有限,财政支出倾向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地方高校的主要发展取决于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经济力量的薄弱造成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相对薄弱。加之教学和科研设备落后,制约了陕西高校的整体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当前,陕西高等教育,尤其是陕西省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教师编制比较紧张、教师超课时教学以及获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比不高等问题。目前,一些高校生师比超过8∶1,不利于学生学习以及科研进展。陕西高校中,高学历、高层次教师占比远远低于京、沪、浙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

(三)陕西高校发展的机遇

1.“一带一路”建设为陕西高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陕西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一带一路”战略为促进陕西高等教育“四个一流”建设,推进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在人才输出、合作办学、文化交流等方面为陕西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激发高校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集权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高校办学主体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办学特色的形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于高校众多的陕西省来讲,无疑是促进学校多样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好时机。若能抓住此机会,激发高校活力,使之迅速成长发展,必将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四)陕西高校发展面临的威胁

1.人才培养质量与适应社会实际需要接轨的挑战

21世纪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陕西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从重资源向重质量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陕西高校的特色发展不明显,专业设置不够科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切性不高等问题阻碍高校发展。

2.相对落后的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威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一直存在的现象。一个省份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该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结构、规模,甚至质量。从全国范围看,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正相关。总体来说,这种不平衡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基本格局是东部发展远超中部,中部稍强于西部,西部地区最为落后。陕西省位于西部地区中部,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且高校融资能力较弱,经费开源渠道单一,对于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有限。

3.优秀生源、师资向东部地区流失的威胁

区域高等教育的差异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西北地区无论是在师资还是生源方面都远远不及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内某学科优秀人才更倾向于汇聚在一个平台,从而形成强大的学术梯队,这隐形加速了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对于增强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并无坏处,但对于西部高校来说,打击力度不小。以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高校面对竞争对手众多且强大,师资东流拉大了东西部高校的差距,东部地区的学生不愿向西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优秀生源主动东流,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构成威胁。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陕西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 SWOT分析,将四个变量: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组合呈现,并给出陕西高校发展战略选择的建议。

(一)SO策略(最大与最大策略)

1.利用陕西战略位置,抓住发展机遇,依靠政策,大力发展陕西高等教育,最大程度开发高校潜力。

2.利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从增量和内涵两方面重视陕西地方高校的发展,基于陕西高校现有的数量与规模,稳步提升,促进质量提高,真正做到内涵式发展。

(二)WO策略(最小与最大策略)

1.广泛整合资金和其他闲置的教育资源,主动争取校企合作,拓宽学校筹资渠道,增强学校造血功能。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增强陕西高校在全国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

2.抓住“一带一路”和深化改革良机,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优化大学管理。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将大学类型进一步细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完善学科结构,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

(三)ST策略(最大与最小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利用陕西省战略优势,差异化办学,服务于不同层次需求的人们,注重需求导向,在学科特色、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提高,吸引生源。

2.完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待遇,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营造自由学术氛围,力求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WT策略(最小与最小策略)

1.立足本科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优化学科结构,接轨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引优质生源,保证就业质量。注重学校特色,构建产学研发展新途径;重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逐步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2.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现行管理体制。增大教育投资,拓宽高校收入渠道。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建立评估督导制度,对陕西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进行全面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通过对陕西高校总体进行全面的SWOT分析,可以帮助其进行自我剖析。凝聚战略思想,强化学科特色;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自由学术氛围;优化管理体制,提升陕西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融合度等策略,进一步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其得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