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型树莓果酒降酸方法的研究

2019-03-30 06:32:06柯旭清徐兆伯
酿酒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降酸酒体酒石酸

柯旭清,徐兆伯,王 力,沈 晖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树莓又称覆盆子、悬钩子、托盘等,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树莓中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维生素及活性成分如花青素、鞣花酸、树莓酮和黄酮等,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1],能满足消费者对营养、保键等方面的需求。

天然树莓容易腐败,难以贮藏,工业上的贮藏方式主要是速冻后冻藏,冻藏中树莓的品质会受影响[2]。酒精和水混合作用能将树莓中的鞣花酸、黄酮、树莓酮等生物活性物质溶出,能显著表现树莓的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降血脂的作用。浸泡型树莓果酒是树莓深加工的一种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

由于树莓果实本身的有机酸含量很高,果实中有机酸含量超过2%,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其中柠檬酸占总酸90%以上[3],所以以其为原料生产的树莓酒酸度大,口感酸涩,不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降低树莓酒的酸度,改善口感及品质是白酒浸提法生产配制型树莓酒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浸泡型树莓果酒:自制。

试剂:碳酸钙、碳酸氢钾、酒石酸氢钾均为分析纯试剂;壳聚糖为食用添加剂;离子交换树脂为市购;乳酸菌、酵母菌为商品葡萄酒果酒专用。

1.2 试验方法

1.2.1 物理降酸法

将树莓果酒于-18℃下冷冻24 h,解冻后经砂芯漏斗进行真空抽滤。

1.2.2 化学降酸法

在树莓果酒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试剂(如酒石酸钾、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钾、壳聚糖等)中和酒体中的有机酸进行降酸,通过真空抽滤去除沉淀和不溶物。

1.2.3 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

将树莓果酒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降酸,控制果酒经过树脂柱的速度,达到不同程度的降酸效果。

1.2.4 生物降酸法

分别在果酒中接入不同的降酸菌种(如乳酸菌、酵母菌等)进行发酵降酸,在18~20℃下发酵48 h,过滤除菌。

1.2.5 酸度测定

根据GB/T 15038—2006中总酸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1.2.6 感官分析

根据GB/T 15038—2006中感官分析方法,根据外观、香气、滋味的特点综合分析,写出结论意见并评分,评分标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莓果酒降酸方法对比试验

使用不同的降酸方法对浸泡型树莓果酒进行处理后,其总酸变化结果见表2。

冷冻过滤降酸法不会引入其他物质,仅能降低酒石酸的含量,且降酸幅度较小[4]。树莓果酒中酒石酸含量很低,表2中的2号样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冷冻过滤降酸法对树莓果酒的降酸作用甚微。

在酒体中分别添加碳酸钙、碳酸氢钾、碳酸钙和碳酸氢钾混合物处理后,从表2中3号、4号、5号样可以看出,树莓果酒的pH值明显提升,降酸量可以达到1.5~2 g/L(以乙酸计)。碳酸钙和碳酸氢钾对树莓果酒有一定的降酸作用。虽然化学降酸时间短、见效快,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与追求天然的、无添加剂的消费心理相矛盾[5]。

在酒体中添加碳酸钠、酒石酸钾、壳聚糖等处理后,表2中6号、7号、8号的结果表明,其pH值的变化较小,总酸降酸量小于1 g/L(以乙酸计)。碳酸钠、酒石酸钾、壳聚糖等添加剂对树莓果酒的降酸作用不明显。

表1 树莓果酒感官评分标准

表2 树莓果酒不同方法降酸对比试验结果

乳酸菌发酵降解柠檬酸产生乳酸,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果酒中的总酸,使口味更加温和[6],表2中11号样乳酸菌发酵的方式处理浸泡型树莓果酒,其总酸含量基本没有变化,甚至乳酸菌发酵导致含酸量微量增加。

用大孔强碱树脂、弱碱树脂可降低酒中的酒石酸、柠檬酸、水杨酸等含量,既能调节酒的味道,又能增加其稳定性[7]。表2结果表明,采用D301大孔弱碱性树脂对浸泡型树莓果酒进行处理后,9号样降酸量大于4 g/L(以乙酸计),总酸含量小于7.5 g/L(以乙酸计),使其浸泡型树莓果酒的总酸含量满足GB/T 27588—2011中露酒的总酸含量要求。

2.2 树莓果酒降酸前后感官分析

对11种降酸方法降酸后的树莓果酒进行感官评定,其结果见表3。

采用化学降酸法降酸后,因添加的添加剂用量较少,对酒体的色泽、香气影响较小,同时因总酸含量的降低,入口感有较好的提升,减少了原酒的酸涩感。但酒体在贮存后产生少量沉淀,通过过滤可去除。

采用微生物发酵降酸后,酒体中总酸含量没有降低,却因微生物的生长使酒体产生少量的浑浊物导致酒体不透亮,影响了其感官指标的评分。

吸附树脂可去除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类,减少酒体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浑浊的几率,而将风味物质如低级酯类、酸类等保留于酒中[7]。表3中9号样采用D301大孔弱碱性树脂降酸后,酒体澄清透亮,醇香突显,滋味果香醇香柔和,回味较爽。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的浸泡型树莓果酒显著减少了原酒的酸涩味,使树莓的果香与酒体的醇香达到了比较好的协调融合,口感丰富细腻。

3 结论

浸泡型树莓果酒是树莓深加工食品,能有效地将树莓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同时解决了树莓不易贮藏的难题。通过对物理降酸法、化学降酸法、树脂降酸法、微生物发酵降酸法的实验比较,采用树脂(D301大孔弱碱性树脂)降酸法可使浸泡型树莓果酒的总酸含量从原来的11 g/L降低到6~7 g/L,降酸率达到40%;处理后的酒体澄清透明,醇香突显,显著减少了原酒的酸涩味,滋味果香醇香柔和,回味较爽。树脂降酸法是浸泡型树莓果酒降酸、调整感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猜你喜欢
降酸酒体酒石酸
软枣猕猴桃酒生物降酸研究
双重封闭对建筑用6463铝合金酒石酸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电镀与精饰(2022年3期)2022-03-14 11:40:48
树莓酒最佳降酸工艺
食品工业(2021年6期)2021-06-28 14:20:14
浅析酒体组合、勾兑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中国食品(2021年11期)2021-06-23 21:15:50
发酵果酒降酸工艺优化
酿酒科技(2021年2期)2021-03-06 03:00:38
浓香型白酒后处理中酒炭用量的研究
酿酒科技(2020年12期)2020-12-24 04:31:56
葡萄酒喝不完如何保存?
不同品种的特香型白酒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酿酒科技(2017年3期)2017-02-01 16:48:43
工艺条件对寒地山葡萄酒生物降酸的影响探究
中国酿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16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