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翔宇 魏溥均 王强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1978年至2018年的四十年间,中国设计理论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史论教学、研究方面的不断摸索与发展,如今伴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新的认识、中国设计自身发展历程的重新审视以及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互为补充,使设计学学科的建设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的新领域,由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理论研究所、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重点实验室、《创意与设计》杂志社共同承办的“创物有道:中国设计史论发展四十年暨教学研讨会”系列活动,于2018年12月7日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专家们,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长期从事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们共同开展专题演讲和讨论。旨在加强和促进各高校设计教育观念的升级,推动前沿设计史论的教学与研究水平至一个新的阶段,为各高校间的设计教学与研究者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并在今后的学术资源共享、学科建设支持以及协同研究等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合作。因此,期待在新的趋势下,各院校共同探寻设计教育和设计史论未来之路,讨论现有培养方向中可更新的内容与视角。
图1 研讨会招贴
图2 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荣教授致辞
图3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张凌浩教授致辞
图4 会议开幕式嘉宾合影
大会开幕式分别由江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崔荣荣教授(图2)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张凌浩教授(图3)致辞。崔荣荣副处长指出:此次会议所关注的中国设计史论发展四十年回顾暨教学历程,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设计教育基础理论的一次总结和再认识,也是探索新的设计教育方法和模式的一种积极尝试。四十年来,设计史论的教学与研究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涉及由中国传统造物到西方当代设计的多个领域,目前已经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和多视角的教研格局。设计史论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除了掌握设计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总结前人经验,培养如何以设计的思维方式审视问题并兼顾社会文化、伦理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张凌浩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借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我们邀请了在座的嘉宾在此进行设计教育的研讨,希望能重新思考,再次出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设计教育真正的同国际接轨,这个时候必然经历了引进、融合以及确立自身设计文化融入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从一开始引进国外设计理论,到厘清一些设计现象背后的经济、科技、文化因素,以及理解整个社会变化与设计某种内在系统的联系以外,我们还逐渐地认识到中国自身设计历程的发展。以今天为契机,从设计史的角度彼此分享,彼此启发,彼此激励,能够为我们未来的中国设计史论的研讨与教学增添新的动力。
致辞后,学院领导同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图4)。本次会议共分以下几个部分:即设计史论方面专家和教授进行主旨演讲,学者学术圆桌会议以及设计学博士研究生交流。主旨演讲分别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张夫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周至禹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张凌浩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黄厚石教授进行演讲。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王强教授(图5)担任学术主持。
图5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王强教授主持会议
图6 柳冠中教授主旨演讲
图7 张夫也教授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图6)在题为《培养再格式化的设计思维》的主旨演讲中首先指明:在进行理论研讨或从事设计研究时,一定要明白:眼界决定宽度,格局决定高度,脚部决定速度,观念决定未来。转型不光是企业转型、经济转型,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型。进而谈到设计教育的相关问题。早在1987年柳冠中教授就提出了“四品说”:被制造的是产品,被流通的是商品,被使用的是用品,被回收的是废品。设计师应该解决制造、流通、使用、回收的问题,而以上问题集中压缩到四年中学习,不能像过去一样照本宣科,因为知识还在不断膨胀。教师应该明白,我们的课程、课题或者专业只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载体或机会而已,四年当中能不能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表达思想的能力,这是目的,也是教师的职责。
设计教育是培养能跨界、能整合复杂的社会系统结构的创新人才。设计的目的是人类为了更合理、更健康地生存,这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设计具备交叉、综合、整合的认知能力,并且兼具举一反三的设计思维能力。柳教授随后提出了当代设计师所必备的能力:一是抽象思考的能力,不善于抽象思维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二是能够创新,好设计不能离开创新。三是贴近生活,研究社会,这样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基础研究”的厚积薄发,只有长期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只有长期重视“基础教育”,才有“产业创新”的人才土壤。
之后柳教授谈到设计与艺术、科学、技术的关系:社会普遍认为,设计是将工艺美术实用化,实用品工艺美术化,这都是一种简单的相加,而设计是要打破这种简单相加的对立关系,要出现一个全新的东西。艺术家是见自己的,从自己出发看世界;科学家是见天地的,寻找自然世界的发展规律;设计师是见众生的,为社会的进步服务。真善美是真善条件下的美,而不是孤立的,设计学科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体系。设计要持续的优化迭代,多元更精彩。
最后柳冠中教授点明演讲主旨,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一个国家的强盛是教师在讲台上完成的,让教师成为最伟大最美的职业,成为最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夫也教授(图7)就本次会议主题内容,分享了题为《走向何方——新时期中国设计的趋势》的主旨演讲,其间通过大量的设计实例,批判并指出我国当代设计中几个突显的问题:第一盲目跟风,文化身份虚无化;第二追求“高大上”,奢侈化;第三追逐物质利益,高度商业化;第四贪婪政绩,长官意志化;第五有辱使命,极端功利化。张夫也教授基于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时期中国设计的五个趋势:趋势一,从生态设计走向设计生态。张教授指出新时期设计的独特精神和理念,是营造出一个人类、生灵与自然之间平衡而和谐的生存环境,并不断促进人类和所有生灵生活方式的改良,优化他(它)们的生活空间,进而将其生活状态带入高度合理与完善的境地。在设计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处于良莠不齐、失衡和泛滥之时,对当代设计自身的诸多问题进行梳理、反思和再设计势在必行。趋势二,从创新走向合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设计都是对创新的误解,对传统文化的误解。趋势三,从以人类为本走向以生灵为本。趋势四,从美化生活走向优化生态。解决设计中的矛盾,寻求设计生态的平衡点。以外,张教授提出了三个矛盾:第一,设计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我们要通过努力弘优祛劣,造福消灾。第二,设计为谁服务?强势人群还是弱势人群,弱势群体更需要设计。第三,到底是人适应于物还是物适应于人?是做机器的奴隶还是做工具的主人,这就需要智慧的设计。趋势五,从守护走向拓进。
图8 周至禹教授主旨演讲
图9 张凌浩教授主旨演讲
最后张夫也教授总结道:设计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让所有的生灵生存得更合情、合理、和谐、美满,给所有的生灵带去真诚、友善、利好。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周至禹教授(图8)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配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史论教学思考》的主旨演讲,主要内容有:第一,设计史论建设与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第二,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三,设计史论研究的自觉与反思。第四,艺术设计史论教育的意义。未来艺术设计史论教育的主要任务,一定是要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具有极高的人文素养,极强的知古鉴今和懂得如何传承发展的能力。第五,提出几个关于设计史论教学的思辨性问题,并作出了以下阐述:其一,美术史还是设计史?艺术史还是设计史?艺术与设计不同,但是艺术与设计有着各种交汇融合的不解之缘,从而形成艺术设计的史论角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二,工艺美术史还是现代设计史?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有助于在理解传统、激活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促进时尚与工艺融合发展;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让设计理念更加明确丰富,对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三,是综合设计史还是专门设计史?纯设计史论研究和教学能够更完整系统地呈现艺术设计的历史脉络,全面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设计运动、设计流派的特点、内容、影响,从而对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有所预测。其四,是理论还是实践?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也要有专业研究的学术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周教授提出:第一,设计史论关注当代艺术与设计思潮。世界现代设计史论关注国内外当代艺术设计思潮,把握艺术设计流派的思想内核和发展脉络,及时地将最好的当代艺术与设计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助于人们借鉴经验、驾驭设计,从而有效地美化人类的生活,引领社会生活的良性发展。第二,关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艺术设计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跨学科能帮助学生发展全方位的知识,不同学科的知识交汇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整体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艺术设计史观。第三,配合专业设计实践课程的设计史论教学。理论与实践两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实践课程中融入史论教育,结合课程内容与特点,设计史按照设计发展期、设计运动或流派、重要设计师及影响来进行专题划分,根据实践要点建立设计史论讲述构架。
周志禹教授分享了实践课程与史论课程配合的教学案例《艺术色彩研究及转换设计》:其一,先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其二,探索式的学习和实验;其三,师生平等交流和讨论。最后周教授总结出艺术设计史论的建设特别需要的三种精神:沉静,干净,笃定,保持一种独立自由的学术理性精神。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张凌浩教授(图9)在主旨演讲《中国设计历程个案的整理与反思:认识与跨越》中,通过详尽的钟表个案设计分析,引入到社会民生百货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包括内在和外在的相关因素做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张凌浩教授认为以往的日用设计研究存在四个问题:第一,认识论的角度相对来讲比较单一,太偏于工业史、设计符号或者美学研究;第二,没有和时代背景作充分的结合;第三,日用设计有其历史语境,而今天的语境具体是什么?第四,设计是在不断变化的,应该做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针对于此,张院长提供了四个具体的研究方向:第一,基于当时的技术、材料、观念去塑造最美的时代设计;第二,要进行多视角的认识,透过符号的表象,看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乃至制造技术的互动关系,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从物质文化、符号学、技术学以及消费的角度,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国货进行综合研究;第三,国货研究的价值重点在于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角度,特别是通过物质去看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即人工物与人、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研究。
图10 黄厚石教授主旨演讲
图11 圆桌会议现场
图12 副院长魏洁教授发言
图13 学术主持王敏教授发言
最后张凌浩教授总结了日用设计的三个当代价值:第一是文化记忆与原型库研究,包括它的原型库、集体记忆与本土化的产业历程。第二是对日用设计进行全球性比较研究,对比当时与今日的日用设计,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是中国当代产品及品牌复兴的系统研究。轻工日用是构成国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有责任将我们的实体产业实现更好的转型和品质提升,并将真正的设计美学和设计哲学融入其中。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新的现在的基础上而被重新建构的。所以无论是我们的认识,还是我们创造性的传承性与复兴,其实都是要基于过去,面向未来的。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黄厚石教授(图10)与大家分享了设计教育的一些体会,在《不息的变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未来》的主旨演讲中,黄教授谈到:第一,学生跨界演舞台剧,用戏剧的方法来探讨设计学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第二,学设计的学生为什么要来演戏?其一是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需要年轻化的教学方式。其二是南艺设计学学生的生源特点,学生在以实践为主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面前缺乏自信,需要变劣势为优势。其三,从现代教学走向后现代教学。后现代教学强调是一种参与性,强调学生能够声临其境的把课程变为自己的真实体验。其四,包豪斯学院本身就有戏剧传统,很多包豪斯的学生参与设计舞台服装与剧场。第三,戏剧《包豪斯》。该戏剧以12位包豪斯女性为主线,阐述表达包豪斯乌托邦之梦,艺术与个性、女性权利与职业身份,对现代主义批判以及艺术力量的几个主题。整个戏剧分为8个部分:第一幕为“43号楼(Gebäude 43)”,讲述学生生活。第二幕“食堂(Kantine)”,反映当时包豪斯的困难生活。第三幕为“初步课程(Vorkurs)”,展现伊顿的教学场景。第四幕“入侵者(Eindringling)”,讲述魏玛时期的学校状况。第五幕为“玩偶(Puppe)”,用荒诞的表演形式推动了剧情发展。第六幕为“黄油球(Butterball)”,是对德绍的生活的一个讨论,阐述了密斯凡德罗对于现代主义和手工艺的辩论。第七幕“狂欢(Karneval)”,讲述包豪斯的狂欢节,是对校园乌托邦的美好想象,为由大喜转为大悲的结局做铺垫。第八幕“再会(Auf Wiedersehen)”,暗示包豪斯最后被关闭的结局,通过演员的独白,升华主题。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明白了包豪斯所有的人物不再是单单在书本上要求背诵的对象,他们变成了学生自己,是能够去体会与感悟的存在,也能够明白这些历史人物当时真正的境况。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十分生动,为设计史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图14 汪建军博士主旨演讲
12月7日下午为学术圆桌会议(图11),六位与会专家进行了简短的分享,他们分别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的汪建军博士、《装饰》杂志副编审周志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毛溪副教授、鲁迅美术学院曹天慧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陈旻瑾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王敏教授。会议开始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魏洁教授(图12)致辞,王敏教授(图13)担任学术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汪建军博士(图14)在本次会议中为我们带来了主旨演讲《从英雄史诗到多元叙事——设计史研究的视角之变》。过去我们习惯将设计史的知识系统看作是相对稳定的,或者说是既成事实的,但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学的内容正在迅速的更新与变化。这就造成了设计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设计史内容的时滞。
人们总是对缓慢进化的事物是缺乏关注的,而是更喜欢那些横空出世,戏剧化的实践。于是制造这些突变事件的人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英雄。打破这样一种既定俗成的英雄史诗,我们首先应秉持客观原则:找到更为中立的立场。其次是实证主义:实地调查、实物考证,获得一手文献。第三是多元叙事:从原来的焦点到现在的散点,从线性到非线性,从单维度到多维度。
汪建军博士的研究重点围绕德意志制造同盟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展开,分别从理念驱动、设计思想、建筑实践、设计教育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理念驱动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德意志制造同盟,二是德绍社会民主思想的指导。在设计思想上,受到工程师雨果·荣克斯等人的影响。建筑实践中,受到利奥波德·费舍尔和莱贝雷希特·姆格的极大帮助。前者是德绍住建部的官方首席建筑师,专业做住宅建筑,后者是花园城市运动重要设计师之一,针对一战后的经济困难,设计出了这种自给自足的建筑形式。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并不是原创的,它得益于穆特修斯在1903到1907年所推动的工艺美术教育,并推动了一系列工艺美术学校的改革,奠定了包豪斯乃至整个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多元叙事看似纷繁复杂,实际上更能帮助我们从千头万绪中找到头绪。我们否定英雄史诗,是为了不让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
图16 毛溪副教授主旨演讲
图17 曹天慧副教授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副编审周志博士(图15)在主旨演讲《设计史研究新构想:基于国内研究现状的思考》中分享了国内设计史研究的现状:第一,研究对象明确为大规模生产方式以来的设计。第二,研究方法上大量借鉴社会学、物质文化研究、技术史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第三,研究目的基本将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将其视为设计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第四,研究网络已经产生,学位教育、学术组织、期刊、年会等组织构架基本完整。
然而从1998年以来国内期刊对于设计史研究的几次讨论来看,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一,缺少针对性、争论性。其二,缺少延续性,未形成固定的、系列性的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其三,没有与历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以及设计的其他专业方向有交流。
设计史研究在中国语境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史、中国现代设计史、外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外国现代工艺美术史与外国现代设计史。
针对“如何进行设计史研究”这一问题,周志博士通过对《装饰》杂志十年来(2008-2017)设计史论文的分析得出:第一,论文视角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如图像解读、科学实验、个人实践、复原研究、性别研究、管理研究、学科交叉、社会研究与技法研究等;第二,研究者的变化。越来越多设计实践专业的研究者参与到设计史研究之中。越来越多历史、考古等学科的研究者开始以实用造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上的分析,周志博士提出了几点思考:其一,专业学者能否掌握更严谨的研究技巧?其二,专业学者能否形成更系统的研究体系?其三,史论学者能否具有更敏锐的感知力?其四,史论学者能否运用更多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专业学者能否与史论学者有更多的协作交流,或者说能不能互相补益。
最后,周志博士谈到设计史的教学目的:针对史论专业,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历史的治学方法与推演技巧以及设计的专业基础和感知能力;针对实践专业,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历史的宏观视野与反思视角,掌握历史的逻辑推演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毛溪副教授(图16)分享了中国的制造业背景以及现在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关于百年“中国式”产品开发历程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百年“中国式”产品的开发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为萌芽期或初创期;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之后40年,为嬗变期;第三阶段,即当下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新产品开发中爆发的问题。归纳百年“中国式”产品的开发历程,其特征有:第一,是由国家意志的强烈主导。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以军工和重工为导向;举国之力重点保障后的资源倾斜;院校设计上重工程而轻基础。第二,国内或国际诸多因素的干扰。其一,受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其二,随领导意志变化而变化。第三,先天不足的产品开发模式。其一,以仿制、改制为主导的开发路径:其二,设计保障难以落实;其三,核心研发和技术严重缺乏;其四,人才培养结构上重工程、轻基础,重保障、轻生态。
第二阶段,嬗变期:改革开放之后40年,市场强烈需求下的“新产品设计”应激状态:第一,新产品设计开发以过度“市场化”为特征的非理性繁荣。第二,国家和企业核心技术储备和研发严重不足,新产品设计开发与市场化设计的脱节。第三,新产品设计开发人才培育生态脆弱而失衡。
图18 陈旻瑾副教授主旨演讲
图19 王敏教授主旨演讲
第三阶段,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新产品开发中爆发的问题。第一,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引爆新产品开发的巨大需求:其一是体验民生类;其二是提高管理效率的硬软件一体化产品;其三是为产业提升创造机会;其四是核心技术储备和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不足。第二,人才储备成为短板:其一,缺产品经理;其二,缺结构设计和软硬件协同设计;其三,缺交互设计;其四,缺商业模式和产品开发思维结合的人才。第三,机制保障:其一,需要资本驱动下的项目孵化;其二,需要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其三,需要企业、院校、政府协同创新机制。
鲁迅美术学院曹天慧副教授(图17)分享了题为《大视野下的设计史论共同课教学——设计理论教学方法研究与试验》的主旨演讲,谈到在鲁迅美术学院史论课程的教学经验。第一,设计学的重要性:设计学理论学科是设计学学科目录里的第一个专业,设计学是从理论的角度对设计进行最本质的研究,对设计的不同阐述和分类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设计行业的发展。第二,设计史论的教学目标:将大艺术、大设计的概念做到底,融合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各个造型门类为一体,打造一个为设计类本科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第三,在教学梯队上:打造未来的学者、专家,史论兼顾,进行合理的教学梯队组合模式。第四,设计概论的课程设置:从概论的角度让学生全面了解什么是设计,如何进行设计,设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设计和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关系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和对设计行业的兴趣,了解如何利用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的内容为设计服务,进而为进一步进行设计学教学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第五,艺术设计史教学的新范畴:在有关历史课程的内容上,一改目前通用的学科分类方法,将艺术史、工艺史、设计史融合在一起。按照建筑、绘画与雕塑、工艺和设计四个门类组织教学内容,以人类造物史和造型史为顺序,从人类有文字的历史开始讲到现代。第六,方法创新点:设计教学引入了设计、调研、讨论、研究的关节;当然也没有背弃传统,仍然保留一部分的记忆训练,用以加强形象记忆所无法固化的东西。
曹天慧副教授最后总结:学习做设计是设计专业老师的事情,而我们要教会学生思辨的能力。要让学生做好设计,思考如何做一个好的设计师,关注社会问题、自然问题、伦理问题与文化问题。理论老师要让学生有深度,这是我们做史论老师的最重要的一个工作。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陈旻瑾副教授(图18)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省级史论课的教改项目,从经验层面分享关于《“设计史教学的”三个维度》。基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模式不够多元以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的现实问题,陈旻瑾副教授提出设计史教学的“三个维度”,即高度、宽度与深度。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本科设计史教改中,从“学科本位”为主线向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素质本位”进行主线转变。第一维度——高度。设计史教学符合整个学院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标,在整合创新中提升高度。首先注重设计史论知识的蕴蓄。其次是注重学生的观念培养。最后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学设计史不是去记住这些风格、概念,是要学会在认知的基础上思考,在比较中鉴别。第二维度——宽度。以开阔学生视野为依托,在交叉融合中扩大宽度。在设计学院史论课新一轮课程大纲的调整中,首先体现在跨专业。所有专业一年级的班级都要进行设计史的课程学习,通识教育打破专业限制,使课程成为所有设计类专业的知识基础结构。其次,通识性与广播度。通过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出跨专业的通识性和广博度,能够使学生做到知类通达,具有宽基础的特点。第三维度——深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在教学互动中拓展深度。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通过案例式、情境式、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方式上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利用教学设施、网络教育课堂等方式,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兴趣、合理的课堂设计后,学生会有主动探究的能力,从促学到自学,然后从自学到求学,最后到从求学到研学的过程。设计教育改革中创新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解决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保障课程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在此基础之上体现出设计史论的素养、基础与能力。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王敏教授(图19)在主旨演讲《Upcycle:走向新的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范式》中分享了他从教设计史论课程24年来的新思考,构想新形势下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研究的新范式。
第一、问题与挑战。现行的设计史或者相关的理论教材比较老化。这不仅影响本科教学,而且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用书,死记硬背的内容可能已经深深地印记在学生的头脑中。目前设计史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定位于现代设计或者传统造物,而当代的探索仅限于最后章节中的简单介绍。事实上我们面临的是,同学们在工作坊接触到的均是与目前市场接轨,在观念上中外同步的前沿资讯,一旦进入设计史论课,便一下回到了100年以前。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一个名为盖迪斯的设计师(国内设计史论中很少被提及),于1932年出版了一本《Horizon地平线》的专著,其中主要探讨什么是设计。书中还记载了德国设计师在当时已经设计出能载300人的客机后,他于1932年领导美国设计师完成三层楼高的飞机设计方案。还有对于未来汽车设计的一些构想。从中可以看出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突出个体,仍在传播设计师个人贡献及其影响的典型故事;二是视角单一,仅关注经典作品的介绍且缺乏相互间的联系性;三是理论缺失:对各时期的设计宣言和设计理论文本发掘不足。我们现在的设计史教材中,几乎对设计宣言往往都是忽视的,设计理论的文本介绍的也比较少。
第二、关于内容更新的基本构想。设计史论的内容极不均衡,我们有工业设计史、现代设计史,但最主要的内容实际是产品。而且最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设计,其他国家在设计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及特点是什么,我们极少关注。我们关注所谓传统的经典设计,甚至是某设计师的一款椅子,把它在设计史论中加以传播,但事实上一些基层工作的设计师以及他们的理论、洞见,我们却视而不见。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设计活动和作品的生成语境及文化;二是以文字叙述和作品相结合而不是数据支撑和更为系统的视角;三是以工业设计为主的设计史论模式。改变设计史中的西方中心模式,改变设计史论中专注于少数人的传统,重新审视会忽视的、具有价值的新内容。我们在设计思想的研究上面要基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我们应当把这些东西返还到对现在设计以及未来设计的判断之中。
会议最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张凌浩教授总结道:今天我们的研讨聚焦于设计史论,从全天的专家分享当中,让我们再次明确学习史论的目的,研究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为了更好的探讨未来。设计史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了解一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洞察各个历史阶段经济、历史、社会、人文与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探讨出一些共性的实质。我们要面向不同阶段的老师与学生,去探讨设计史论教育学的方法。所以在此过程当中,要不断地从现象走向思辨,从思辨走向一些新的研究解析的方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设计史论作为所有设计人文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通过对其历史发展与成果回顾,今天的研讨会议也是开启了一个新的开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去思考并持续下去。